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对股骨远端骨内压的近、远期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4在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采取兔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而右侧不灌注作为正常对照的方法,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动物模型。将32只实验兔分成5组,随机取出8只不做模型作为正常组,其余24只制作骨水泥阻塞骨干髓腔的动物模型,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段随机分成术后当天(0d),4,8,16周组,每组6只。使用生理测压仪,对正常和模型动物双侧股骨远端骨内压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3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实验侧和对照侧骨内压比较:正常组双侧股骨远端骨内压比较无差异性;造模后0d,4,8,16周实验侧骨内压明显比对照侧增高[(4.6±0.5)比(3.1±0.4)kPa,(4.8±0.5)比(3.0±0.4)kPa,(4.7±0.4)比(3.1±0.4)kPa,(4.1±0.2)比(3.1±0.4)kPa,P<0.01)。②模型后不同观察时间段骨内压比较:造模后在不同观察时间段对照侧骨内压均无差异性;实验侧处于持续骨内高压状态,4周显著高于16周(P<0.05)。结论: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严重破坏了骨内和髓内的血液循环状态,引起了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股骨远端的骨内压持续升高并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告29例(平均年龄10.9岁)41只手因在合谷穴注射药物退热而致手内在肌挛缩畸形。作者把畸形分为4型,介绍了各型的手术治疗方法,除3例外,手术效果良好。经调查发现这种畸形的发生率甚高,占某生产大队8~15岁儿童的50.6‰,呼吁基层医务人员要注意防止这种严重的医源性疾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综述有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rot,VEGF)的实验结果及其对成骨的影响,明确VEGF是否能促进骨的形成.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和http//www.zglckf.com数据库等相关网站,采取电子数据检索方式获得.资料选择选择有关VEGF的文章以及VEGF影响成骨的文章近30篇.不考虑文章中是否应用随机设计、盲法.数据提炼这些研究证实了VEGF和VEGF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特性、表达.提示VEGF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加快骨转换和阻止软骨细胞凋亡在软骨内成骨中扮演重要角色.膜内成骨中,在无软骨出现的情况下,成骨细胞产生、应答VEGF.VEGF激活、趋化破骨细胞,同时趋化、分化成骨细胞和促进基质的矿化.目前关于局部单纯应用外源性VEGF能否促进成骨仍有争论.但在某些情况如局部缺血环境下,增加局部VEGF可促进成骨.资料综合与对照组相比,VEGF能通过对软骨内成骨、膜内成骨的影响促进骨的发生、形成和改建.结论局部VEGF治疗的优势在于其既可刺激血管形成又可促进骨的形成和改建.如果最终能应用VEGF的这些特性治疗缺血性骨坏死、骨缺损、骨不连等疾病,将发现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4.
背景:脱蛋白骨具有与宿主骨相似的生物组织,有利于骨细胞附着的三维支架,有助于新生毛细血管的长入和间质细胞的迁入,钙磷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的、非陶瓷型骨水泥,其理化特性具有可塑性,反应不产热且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孔隙率。目的:观察钙磷骨水泥复合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hVEGF)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体对脱蛋白骨关节移植修复骨关节缺损的促进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材料:选用36只成年杂交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0±0.5)kg,实验动物由重庆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rhVEGF由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rhBMP-2由广州市达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钙磷骨水泥由上海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实验于2006-03/09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骨科实验室(市级)完成,取36只实验犬,随机数字表法将杂交犬分成3组,每组12只。A组:钙磷骨水泥/rhVEGF/rhBMP-2/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B组:rhVEGF/rhBMP-2/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C组:单纯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麻醉实验犬,距关节面30mm处用线锯切断股骨,用交叉克氏针和钢丝将各组相应移植物固定于股骨断端,逐层缝合切口。以上4项检查均在术后4,8,12,16周进行。术后4,8,12,16周进行移植物X射线、组织形成学、股动脉新生血管分布及膝关节血流量检测,并对术后16周各组实验犬骨关节变曲应力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物X射线、组织形态学、股动脉新生血管分布及膝关节血流量检测结果。②各组实验犬骨关节弯曲应力分析结果。结果:纳入实验犬4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6周,从X射线检查发现A组骨痂形成明显好于B、C组。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组在各时间点再血管化均优于B、C两组。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显示术后4、8、12及16周A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BMP-2的面积积分吸光度值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墨汁灌注微血管分析结果显示A组术后各期移植物内新生血管较多,部分趋向成熟,与B、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4周时各组手术侧膝关节较对侧血流量均增高,但A组显著增高,8周时进一步增高,12周时达到顶峰,16周时略有下降,但仍较B、C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⑤A组三点抗弯曲应力,强于B、C组(P〈0.01)。结论:重组脱蛋白骨关节材料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和成骨能力,可早期与受体达到骨愈合修复骨关节缺损并最终成为自身组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CT分级和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对进行阑尾炎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同时具备CT影像资料和改良Alvarado评分资料,并经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最终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采用ROC曲线比较二者的诊断性能。结果 CT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大于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CT分级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结论 CT分级对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性能高于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但是需二者联合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0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对成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Senger发现的,因具有促进血管渗透的作用,又被称为血管渗透因子(VPF)。目前认为VECF家族包括VECFA、VECFB、VECFC、VECFD、VECFE。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分别与VECF有20%和53%的同源序列。由于血管生成作用主要与VECFA有关,故下述内容以VECFA为主。  相似文献   
107.
红色荧光-VEGF165融合蛋白载体在细胞内的定位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人VEGF165(hVEGF165)红色荧光蛋白(RFP)的融合表达载体。方法 根据已知的人VEGF165序列,用PCR方法,从质粒pUC18/VEGF165中扩增出去除终止密码子的VEGF165片段,定向克隆至pDsRed1-N1质粒中。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和DNA序列测定鉴定。以DOTAP为介导,将pDsVEGF165Red1-N1转染293-T细胞,48小时后用RT-PC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VEGF165在细胞内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 重组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和DNA序列测定证明构建正确,并在293-T细胞中表达。报告基因-红色荧光蛋白在细胞质、细胞核中都有一定的分布。结论 成功构建了pDsVEGF165Red1-N1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为研究VEGF的细胞内定位提供了一个重要而方便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8.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自1996年9月~2001年12月我科共收治该类患者7例,髋关节后脱位按Epstein分型:Ⅰ型5例,Ⅱ型2例,所有病例均行神经探查、松解手术。结果7例获11个月。5年随访,按Sunder land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标准评定:优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5.7%。结论臀部坐骨神经损伤是髋关节后脱位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复位脱位、早期探查、松解神经等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9.
hBMP2和hVEGF165双基因修饰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hBMP2和hVEGF165双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并检测其表达情况.方法 构建hVEGF165和h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至兔成骨细胞,以DPB为支架,构建双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对两种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转染hBMP2和hVEGF165的成骨细胞可以在DPB上贴附生长,并且体外表达时间可持续7 d.结论 成功构建双基因修饰组织工程骨,且能有效表达,为其用于大段骨缺损修复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0.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并发后凸畸形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14例,平均32岁.其中C21例,C32例,C42例,C4~54例,C5~63例,C6~71例,C7 T11例.经右侧颈前入路,撑开病变椎体,矫正颈椎后凸畸形,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髂骨椎间植骨融合,一期内固定.应用Orion内固定5例,Zephir4例,Codman4例;C2结核行后路髂骨植骨C1~2融合Apofix内固定.术后颈围或头颈胸石膏外固定3月,抗结核治疗12~18月.结果:平均随访21个月,疗效满意,结核病灶愈合;颈椎后凸畸形得以矫正,颈椎生理弧度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植骨于术后3~6月融合,无内固定器械断裂,无结核局部复发.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恢复病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