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生物活性多肽修饰的碳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处理的碳磷酸钙骨水泥 (carbonatedcalciumphosphatebonecement,CCPBC)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可能性与效果。方法 4只健康家犬牙周用手术方法去骨 ,缺损约1cm× 1cm ,每只犬分别用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HA)、倍骼生、CCPBC以及用多肽处理的CCPBC直接修复缺损 ,术后 1~ 3个月进行X线片检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实验条件下 ,HA组和倍骼生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材料丢失 ,HA组缺损处为软组织修复 ,倍骼生组牙槽骨侧残余材料周围有少量新生骨组织 ;CCPBC组能有效维持牙周骨缺损间隙 ;CCPBC经多肽处理组 ,材料周围有较多的新骨形成 ,修复效果优于其他组。结论 CCPBC经过生物活性多肽修饰后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 ,其在牙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3.
牙胚发育的早期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江海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26(5):302-305
脊椎动物的器官发育都是通过有共性的两种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牙胚发育过程中FGF-8和BMP-2/4相互作用决定了牙齿萌出的位置;细胞因子以及细胞粘附分子共同作用,调节着问质细胞的聚集,转录因子Msx-1为蕾状期发育所必须,Msx-1,BMP-4,LEF-1在间质的顺序表达是牙胚早期发育的特点,同时,间质细胞的活动对于上皮细胞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游离端缺牙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后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变化。方法:从临床选择双侧游离端缺牙患者16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仪,记录其咀嚼前、咀嚼5min和咀嚼10min三个时段的大脑中动脉脑血流数值,在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个月后,再分别测量其三个时段的脑血流数值,比较修复前后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流速的变化。结果:患者修复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游离端缺牙患者修复前、后咀嚼5min的Vs、Vd、Vm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修复前、后咀嚼10min的Vd、Vm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恢复了游离端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脑部供血量有所增加,咀嚼运动具有促使老年人脑血流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印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印模技术有其特殊性,并对义齿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游离端缺牙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年来的进展对于功能重衬法、模型置换印模技术、双重印模法以及选择性压力印模法逐一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不同的印模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36.
具有羟基磷灰石结合活性的拟TGF-β多肽分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基于ECM蛋白和某些细胞因子结构功能的研究,设计合成了具有双功能多肽分子P18,通过此途径改善HA类骨修复材料及种植体HA涂层的生物活性。方法:运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了具有双功能基团多肽分子P18,对于其生物活性以及与HA结合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该分子和HA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在生理条件下不同被洗脱,能够影响凝胶系统体外矿化作用,同时P18具有TGF-β样活性,能够抑制水貂肺上皮细胞的增殖,低浓度促进UMR-106细胞的增殖,但是高浓度作用减弱,该分子增加UMR-106细胞株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能缩短ALP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并能够促进骨钙蛋白和I型胶原的表达。结论:所合成的多肽分子具有所设计的双功能,可以作为HA类骨损伤修复材料以及种植体涂层的生物活性添加成分。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某社区老年人群中口腔牙列缺失状况及修复现状,探讨我科完成保健任务新措施。方法:利用每年例行查体时间,列表调查牙列缺失及修复状况。结果:上下牙列缺失率2.3%,单颌上牙列缺失率1.2%,单颌下牙列缺失率0.4%,牙列缺失修复率100%。无牙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病率分别为:5.3%,10%,16.6%。牙槽嵴高、中、低比率:无牙颌的上颌1:1.3:1.5;无牙颌的下颌1:5.6:6;上颌无牙颌1:1.1:1.1;下颌无牙颌1:2:3。结论:此群体老年人牙列缺失患者,常规义齿修复率100%,达到了不缺牙的保健目的,但在提高咀嚼功能上需要多种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38.
嵌体部分冠修复老年人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铸造嵌体部分冠修复老年人后牙舌侧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情况和修复效果.方法:对74颗舌侧大面积缺损的老年人的上下后牙残冠,在完善口腔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按牙体缺损的情况利用髓室、根管或钉道等不同固位形式,制作覆盖牙体(牙合)面的铸造嵌体部分冠的修复.结果:经1~3年的随访观察,根据主诉与检查,67颗患牙经修复后满意,成功率90.5%,失败原因主要为制作精确度差导致的固位力差、继发龋、食物嵌塞等从而导致修复体脱落以及患牙根尖和牙龈的炎症.结论:嵌体部分冠是修复老年人后牙舌侧以及近远中大面积缺损的一种经济、美观而有效的方法,准确的牙体预备和制作,是修复体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9.
牙颌CT对上颌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牙颌CT(PROMAX3D)研究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MB2)口、髓腔形态及其解剖位置关系影像,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患者,使用牙颌CT进行扫描,感兴趣区重建完成之后在颊舌向、水平位以及3D影像上针对上颌磨牙根管数目、牙髓形态影像分析研究。结果:牙颌CT能够在水平位和3D影像上清晰地显示上颌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的数目、根管口的形态,在颊舌向影像上清楚地显示MB2髓腔的形态及走向。结论:牙颌CT利用不同方向的影像,真实地显示了上颌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口的形态和髓腔的走向,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医师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