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1842年,lambroan首先描述本病,1845年Budd(英,1808~1882)和1899年Chiari(德,1851~1916)先后作了报道,故以二氏命名之.以前有关此病的文献极少,并非发病率低,而是未被认识,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病例逐年增多.目前认为本综合征的概念是:自肝小叶静脉至肝静脉以及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处下方之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之综合征.造成肝淤血等表现,临床上可见肝大、腹水、黄疸、腹痛、侧支循环形成等. 相似文献
12.
脑性瘫痪的手术治疗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在胎儿期及婴幼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损害性疾病,以四肢持续性痉挛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常合并语言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智力低下和流涎等。世界各地的发病率为1‰~6‰(美国1.33‰,英国1.2‰~2.5‰,中国1.8‰~6‰)。在儿童肢体伤残疾病中,脑性瘫痪占32.5%,明显高于儿麻的25.4%,是目前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最主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对其家庭及社会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对于脑性瘫痪的治疗研究也就日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此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于1992年5月在河北邢台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脑瘫学术研讨会,此后不久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脑瘫外科学术研讨会。综合国内外的外科治疗现状可以发现:除传统的肌腱与骨性手术仍受到一定的重视之外,近年来PVS手术和SPR手术因其具有手术效果确切、巩固及不易复发的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析前慢性肾衰患者骨密度和髋关节几何结构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透析前慢性肾衰患者272例作为病例组。按照1:1的比例匹配健康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受试者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间及全髋的骨密度。并使用髋部结构分析(HAS)程序获得髋关节几何测量值。统计学分析髋关节几何参数与年龄、体重指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在股骨颈狭区、股骨粗隆间区和股骨干区病例组测量的皮质骨内宽度、横截面积、截面模量、皮质骨厚度和屈曲应力参数测量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粗隆间区横截面积与总腰椎骨密度(r=0.58)、股骨颈狭区CT与股骨颈骨密度(r=0.92)及股骨粗隆间区CT与总髋部骨密度(r=0.81)的相关性最高。结论髋关节几何结构改变与慢性肾衰高度相关,测量髋部几何结构可提高慢性肾衰患者骨强度评估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二至天癸颗粒提高卵细胞质量与小鼠卵巢内IGF-1R mRNA表达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至天癸颗粒提高卵细胞质量的机理.方法90只小鼠分为6组,实验1组与对照1组观察排卵后优质卵数目.实验2组与对照2组观察鼠胚卵裂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实验3组与对照3组鼠卵颗粒细胞IGF-1R mRNA表达量进行检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优质卵率分别为[(78±8)%、(71±5)%],卵裂率分别为[(88±3)%、(83±5)%]及颗粒细胞IGF-1R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890±0.0454)、(0.4439±0.02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优质卵率与颗粒细胞IGF-1R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二至天癸颗粒提高卵细胞质量的机理可能与提高颗粒细胞IGF-1R mRNA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二至天癸颗粒联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6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二至天癸颗粒对不孕症患者肾气阴两虚证候的疗效,评定其对卵细胞质量,优质卵、受精卵、优质胚数目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为超促排卵方案加服二至天癸颗粒,对照组单用超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气阴两虚证候改变、取卵数、优质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统计促性腺激素(Gn)用药情况,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肾气阴两虚证候改善、优质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Gn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肾气阴两虚证候改善程度与优质卵率呈正相关.结论:二至天癸颗粒可明显改善肾气阴两虚证候,在不减少卵细胞数目的情况下,增加优质卵、优质胚数目,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补肾疏肝中药联合针刺疗法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性,并对手术结局进行观察。方法 将97例IVF-ET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针刺组(51例)和单纯西药组(46例),两组均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进行IVF-ET,中药联合针刺组在超排卵过程中联合应用补肾疏肝中药(二至天癸颗粒和逍遥丸颗粒)及针刺治疗,单纯西药组只按IVF-ET进行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虚肝郁证候改善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分变化;两组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及卵泡膜血流阻力指数(RI),两组取卵数、优卵率、受精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肾虚肝郁证候、SAS、BDI评分的改善,中药联合针刺组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内膜所占比例中药联合针刺组为74.5%(38/51),单纯西药组为45.7%(2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HCG当日卵泡膜血流RI中药联合针刺组(0.48±0.03)明显低于单纯西药组(0.5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取卵数、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卵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中药联合针刺组较单纯西药组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疏肝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可明显缓解IVF ET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效地改善手术结局,其作用可能与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卵细胞质量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MMP-9和COX-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以18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作为观察组,8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COX-2和CD105的表达,探讨MMP-9和COX-2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CD105标记的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9、COX-2和MVD在观察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MP-9、COX-2和MVD均与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中MMP-9、COX-2和MVD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中MMP-9和COX-2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MP-9和COX-2可以促进CD105标记的血管生成,联合检测MMP-9和COX-2可能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喜定对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3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随机分成利喜定组50例和立其丁组43例。利喜定治疗组以5%葡萄糖250mL,加利喜定50mg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速,24h总量不超过100mg;立其丁治疗组以5%葡萄糖250mL,加立其丁20mg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速,24h总量不超过60mg。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结果用药15min后利喜定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开始明显下降,用药后15min,30min,2h后与立其丁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围生新生儿窒息率、围生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喜定能迅速控制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的血压,防止并发症,并能有效延长未足月孕妇孕周,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卵子赠送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生殖技术(ART),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卵巢功能缺陷.其基本技术过程包括:受者的激素替代治疗(HRT),供者促超排卵、取卵,与受者丈夫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受者胚胎移植.影响其妊娠成功率的因素包括子宫内膜同步化的程度,受者的年龄、既往病史,供者的年龄、妊娠史,移植胚胎质量、数目,移植方式等.卵子来自供卵者、冷冻卵子、未成熟卵体外培养等. 相似文献
20.
腹主动脉下段暂时性阻断术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恶性肿瘤或产科因素引起的盆腔和子宫大出血可使手术野不清而影响操作。对此 ,常规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纱布垫压迫 ,无效时多考虑行选择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结扎术。近年来 ,腹主动脉下段暂时性阻断术的建立为处理难以控制的盆腔及子宫大出血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但此方法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中尚少见。 1 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在腹主动脉下段暂时性阻断下完成妇科手术 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8例患者的年龄为 3 2~ 6 9岁 ,平均 46 .0岁。其中腹膜后恶性蝾螈瘤 1例 ,术中分离肿瘤时渗血不止 ;侵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