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近4年来应用米索前列醇对晚期妊娠引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7月~2008年6月在我院因各种产科指征需要引产的单胎头位、无宫缩、无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的初产妇128例,年龄22~31岁,平均25.9岁,随机分成两组,米索前列醇组64例,催产素组64例,观察引产有效率,总产程时间、分娩情况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MRI和CT影像表现。方法对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MRI和CT检查,其中男32例,女28例,患者年龄在15-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岁。所有行CT检查患者为60例,其中有40例患者再次进行了MRI扫描。结果采用MRI检查的敏感度为91%,行CT扫描敏感度为91%。CT影像表现为以下特征:有24例患者出现脑膜异常且有脑积水,有18例患者出现脑炎,10例患者脑梗死以及8例患者出现异常血管强化。MRI影像表现:10例患者脑池出现闭塞,且12例患者的脑膜有增厚的现象;同时在经过MRI增强扫描后有11例患者的脑膜呈环状强化且有脑积水,其中脑积水较为严重者有9例,5例患者出现脑梗死,其中2例患者出现结核瘤。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的敏感度都很高,而MRI敏感度要略高于CT。而在对结核性脑膜炎影像表现分析时, MRI所涉及到病变范围要比CT更广。因而,两种检查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都有重要的价值,而采用MRI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上要稍优于CT,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J型导管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对改善术后输卵管的通畅度及其形态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实施保守性手术时,将J型导管置入输卵管中作为支架,术后随访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52例患者中51例输卵管通畅,输卵管形态结构正常,1例手术部位略有狭窄,通而不畅,输卵管形态结构正常.结论 J型导管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输卵管的通畅度及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4.
淋巴瘤源于淋巴细胞的恶变,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除了发生在淋巴结、胸腺等淋巴器官外,也可发生在淋巴器官以外的组织和器官。临床研究表明,原发于女性生殖器官的结外淋巴瘤非常罕见,据统计占女性恶性淋巴瘤的0.15%。本院妇科近年来收治的2例该病患者,分别原发于卵巢和子宫体,经过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对肺结核不典型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以总结误诊原因。方法:对2011年-2013年间收取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20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4岁。对患者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其中4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CT平扫,其余5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对患者CT扫描后的影像特点进行记录分析,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对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中有11例患者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有9例患者为节段实变型肺结核,有16例患者为肺叶型结核,10例患者为多发结核瘤,其余患者为下叶结核。所有患者中误诊有23例,误诊为肺癌的患者有10例,被误诊为炎症的患者有9例,剩余4例分别有2例被误诊为转移癌以及肺泡癌。结论:肺结核的影像表现较多,在不典型CT表现中也各有特点,因而仅仅通过不典型CT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影像分析往往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为了提高准确的诊断率,在进行不典型肺结核CT扫描中还应该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的诊断,减少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误诊率,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且均经中心静脉导管建立血液通路的215例病人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CRBSI发生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因素进一步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结果]215例血液透析病人,其中发生CRBSI病人35例,CRBSI发生率为16.28%;经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年龄、血红蛋白以及合并糖尿病进入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血液透析病人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病人CRBSI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病人年龄、机体营养状况以及合并糖尿病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及无菌意识,以进一步降低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病人在完成手术治疗以后,往往还要进行一定周期的化疗,有效预防和处理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副反应,合理搭配膳食,增强病人的营养,积极疏导病人心理,增强病人的生活信心,对乳腺癌病人的术后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在喉癌声门上水平喉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声门上水平喉半切除术喉癌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优良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癌声门上水平喉半切除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