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1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1.
复方汉防己冲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复方汉防己冲剂对Wistar大鼠CCl4造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进行疗效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部分细胞外基质中译名的建议王要军孙自勤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山东省济南市250031新消化病学杂志编辑部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matrix,ECM)的研究取得了令人触目的成就。但国内对一些ECM成份的命名尚不统一,现...  相似文献   
33.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是一种以皮肤与消化道同时存在多发性血管畸形,伴胃肠道出血或隐性出血、继发性贫血为特征的疾病,又称Bean综合征。临床较罕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共报道病例约200余例,国内报道也只有少量个案,我院自1985年至今共确诊2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组织中Ⅲ胶原的细胞来源及其基因表达。方法:6例正常肝组织及23例肝细胞癌组织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2例正常肝及9例肝细胞癌组织胶原是因表达检测采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结果:正常肝组织及癌旁肝组织非活动性肝病的胶原合成处于静止状态,癌旁活动性肝病时可见间质细胞胶原蛋白及基因表达。癌组织中胶原表达明显增强,癌细胞胶原合成强于间质细胞。结论:①癌旁肝组织合成胶原可能是肝病活动的结果,肝细胞不参与胶原合成;②癌组织中胶原主要来源于癌细胞。  相似文献   
35.
本文检测了35例不同临床分级的肝硬变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表感觉诱发电位(SEP)的变化,结果发现.三种方法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2.9%、37.1%和45.1%,总异常率为74.3%。Child B级者异常率为46.2%,Child C级者为86.4%。12例诱发电位异常者经综合治疗1~3个月后,有10例(83%)诱发电位转为正常或明显改善。提示诱发电位检查对于诊断亚临床型肝性脑病是一客观而又较敏感的方法,且有助于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36.
流式细胞仪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织和血液中粘附分子的变化江学良权启镇孙自勤王要军齐风尹格平孙晓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34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组织及血液中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黏膜层加固硬化疗法对闭塞的食管曲张静脉再通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36例经过硬化、结扎治疗使食管静脉曲张闭塞和消失的患者进行黏膜层加固硬化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通过内镜及内镜超声观察曲张静脉变化.对128例相同病情的患者行非加固治疗作对照组.随访1~13年.结果:加固治疗组无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及再出血,而对照组有25例(19.5%)出现孤立状或条状曲张静脉伴有红色征,21例(16.4%)细小静脉变粗、局部黏膜充血明显,6例(4.7%)再出血,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黏膜层加固硬化疗法对已闭塞的食管曲张静脉有防止曲张静脉复发和再出血的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8.
39.
对胃正常、炎症和癌及癌旁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用Warrthin-Starry法检测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用嗜银染色技术显示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变化。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无关,而与胃粘膜活动性炎症相关。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直接致癌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刀豆素A(ConA)能否诱发昆明小鼠特发性肝损害。方法:ConA将刀豆素A用于昆明小鼠,并成功地诱发了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肝脏损害。结果显示:该实验模型所造成的肝脏损害为ConA剂量依赖性:肝组织病理示,门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点片状肝细胞坏死。以环孢霉素A(CSA)预先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则未见肝脏损害,肝组甥病理也未发现淋巴细胞的浸润。结论:该实验模型进一步验证了ConA性肝损害为无种属特异性的T细胞依赖性肝损害模型,同时也为深人研究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肝病等病理机制提供了又一方便、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