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Themechanismofendotoxin-inducedacutelunginjuryinvolvesmanylinks[1].Neverthlessfewauthorshavestudiedhowendotoxinchangesthephospholipidcontentofcellmembraneandrecep-torcapacityinthelungtissueandwhataroletheyplayinthepathogenesisofacutelunginjury.Phospholipidsarethebasicconstituentofcellularmembranouslipidsandconsequentlythealter-ationsofmembranousphospholipidscanaffecttheamountandfunctionofsomemembranousproteinsmosaickedinthemembranouslipidbilayerssuchasthereceptors;andsubsequentlythefunctionsof…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建立原位杂交法检测胸液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实验方法,初步评价该法识别胸液中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取23例胸腔积液病例标本,以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对胸液细胞hTERT mRNA行两步原位杂交,再通过抗原-抗体-酶-显色途径,测出hTERT mRNA信号。实验研究设严格的阴性、阳性对照,且与临床诊疗各自独立进行。结果 本法对9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例检测的结果均为阳性,即无论细胞形态是否异常,镜下均可见到有细胞质深染及部分细胞核少许点状着色的细胞。此9例中,7例经胸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亦示阳性者.可同时观察到形态明显异常的肿瘤细胞,其余2例经反复胸液细胞形态学检查阴性,但胸膜活检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者,虽未见到形态明显异常细胞,但镜下可发现胞质深染、部分细胞核少许着色的细胞。14例良性胸腔积液病例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原位杂交法检测胸液细胞hTERT mRNA可望作为一种临床细胞病理学的新方法,用以鉴别胸腔积液的良、恶性,同时判定肿瘤细胞的类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和预后营养指数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的Ⅲb期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9例,根据首次化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及预后营养指数,分为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组(2.97)和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组(≥2.97),低预后营养指数组(45.95)和高预后营养指数组(≥45.95)。分析潜在的预后因素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预后营养指数、性别、年龄、组织类型、转移部位数、化疗次数、化疗方案等。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无进展生存期:P=0.015,总生存期:P=0.018),预后营养指数(无进展生存期:P=0.012,总生存期:P=0.006)、年龄(无进展生存期:P0.001,总生存期:P0.001)及化疗次数(无进展生存期:P0.001,总生存期:P0.001)是影响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2.97及预后营养指数45.95预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或总生存期较短。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和预后营养指数均是预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及低的预后营养指数与患者预后差相关。  相似文献   
8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医院内感染,尤其对于危重症患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由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局限性,如何早期诊断尚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5.
平阳霉素与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与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平阳霉素、高聚金葡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按WHO统一标准观察患者胸腔积液的变化,评价有效率。结果平阳霉素组治疗有效率55%,高聚金葡素组治疗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索与高聚金葡素胸膜腔内注射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都有一定疗效,高聚金葡素的疗效高于平阳霉素。  相似文献   
86.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Best Evidence、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并结合网上查询(www.google.cn;www.baidu.com)及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后,采用Meta-Disc 1.4和Rev Man 5.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并通过汇总各研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以及绘制总的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评估VEGF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搜索文献747篇,最终纳入10篇,样本量为893例患者,包括468例恶性胸腔积液及425例良性胸腔积液。VEGF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汇总灵敏度为0.72(95%CI 0.67,0.76),汇总特异度为0.80(95%CI 0.75,0.83),汇总阳性似然比为3.81(95%CI2.40,6.06),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37(95%CI 0.28,0.48),汇总诊断比值比为12.79(95%CI 6.33,25.84),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4。结论 VEGF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恶性胸腔积液非侵入性诊断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7.
胸腔积液中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对于疾病诊治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Light标准存在灵敏性高,特异性稍低的特点。本文择要概述两者鉴别的相关研究和进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肺癌患者中诊断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入院第一天或发热24小时内采集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且确诊肺癌的患者164例。将患者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组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结果非感染的SCLC患者的基础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的NSCLC患者的基础PCT水平(PCT的中位数=0.151 ng/m L vs 0.038 ng/m L;P=0.017)。SCLC组中PCT诊断感染的最佳截断值为0.268 ng/m L(敏感性87.5%,特异性72.4%),NSCLC组中PCT诊断感染的最佳截断值为0.154 ng/m L(敏感性84.8%,特异性79%),均低于推荐的截断值0.5ng/m L。48.3%的非感染的SCLC患者CRP水平超过5mg/L,42.0%的非感染的NSCLC患者CRP水平超过5mg/L,当使用截断值5mg/L判断感染时,在SCLC患者和NSCLC患者中特异性分别是51.7%、58.0%。结论 PCT在诊断肺癌伴感染方面的价值优于CRP,当应用PCT监测肺癌患者的感染时,应考虑肺癌组织学类型的影响。肺癌患者出现发热伴PCT升高时,除考虑感染外需警惕肿瘤热。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SeCKS)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RPMVEC,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RPMVEC中SSeCKS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RPMVEC中有少量SSeCKSmRNA表达,为棕黄色细颗粒状杂交信号,分布于胞质;用10~(-10)、10~(-9)、10~(-8)、10~(-7) mol/L的PAF分别孵育RPMVEC 1.5 h,SSeCKS mRNA表达随其浓度增加而升高(分别为0.054 9±0.000 7、0.059 9±0.001 8、0.069 0±0.001 8、0.075 4±0.001 9),与正常对照组(0.036 8±0.003 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7) mol/L PAF刺激RPMVEC 0.5、1.5、3、6、12、24 h,SSeCKS mRNA表达水平于0.5 h即显著升高(0.071 0±0.001 5),1.5 h达峰值(0.075 6±0.001 7),之后逐渐下降,24 h时(0.043 9±0.001 0)仍高于正常对照组(0.038 2±0.004 1,均P<0.05);10 μmol/L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巯基氨甲酸(PDTC)预处理RPMVEC 1 h可显著下调Par对SSeCKS mRNA的诱导效应(0.049 7±0.003 2比0.071 9±0.001 9,P<0.05),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双吲哚基顺丁烯二酰亚胺(BIM)预处理RPMVEC0.5 h则不影响此效应(0.069 7±0.002 1比0.071 9±0.001 9,P>0.05).结论 PAF呈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上调RPMVEC中SSeCKS基因转录;NF-κB信号通路而非PKC参与了PAF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90.
合肥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中OXA型ESBLs基因分布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了解合肥市部分医院临床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OXA型ESBLs基因分布情况. 方法标本为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控中心所留取1999年9月~2000年9月,合肥市4所医院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98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OXA型ESBLs菌株基因;按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用自动测序仪对其进行测序以鉴定基因型. 结果98株产ESBLs菌株中19株携带OXA型ESBLs基因,对其中3株的进行测序,结果分别与OXA-1、OXA-2和OXA-10基因相符. 结论合肥市部分医院产OXA型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