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1.
目的:通过多媒体在医学物理学教学实施现状分析,总结了医学物理学教学应用的体会及欠缺之处.方法:从教学理论出发,遵循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对医学物理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并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使医学物理学课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深受医学生的欢迎,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了医学基础课育人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全面地实施了素质教育.结论:通过教学实践,能够较好地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发挥其优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52.
近几年杀虫剂、杀鼠剂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由于管理不善及人们对其防护意识淡薄,急性中毒事件时常发生。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口服混配灭蟑药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动态测定 32例HIE患儿血清IL 6表达水平。结果 HIE患儿血清IL 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与HIE严重程度有关 ,恢复期中、重度HIE组血清IL 6水平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IL 6在HI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清IL 6水平测定可作为HIE诊断及评价脑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白介素(IL)1β、IL10水平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免疫学变化在HI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动态检测HIE患儿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1、3、7天血清IL1β、IL10水平。以Ficoll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E患儿及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3、7天CD+3、CD+4、CD+8、CD+4/CD+8细胞百分率。结果HIE患儿血清IL1β、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与HIE严重程度有关,HIE患儿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程度HIE患儿中,以重度HIE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最明显。结论HI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1β、IL10和T细胞亚群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及41孕周及时终止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过期妊娠(过期妊娠组)和1 538例足月妊娠(对照组)的孕妇及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阴道产率及产后出血、羊水过少发生率过期妊娠组分别为61.11%、7.78%、12.22%、21.11%,对照组分别为29.98%、3.14%、2.15%、3.1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低体重儿、死胎、死产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过期妊娠组分别为21.11%、14.44%、7.78%、1.11%、1.11%、0、1.11%,对照组分别为4.93%、6.5%、2.34%、0.33%、0.26%、0、0.0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孕周达到或超过41周的孕妇必需收住院,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6.
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近期收治了12例砷中毒、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2例患者男5人,女7人;年龄26~55岁,平均44岁。9例均有反复摄入、反复发作的特点。首发症状至脱离接触时间20d~3个月。1.2发病原因 12例均为隐匿式中毒。追问病史, 2例分别患“牛皮癣”、“急性肾小球肾炎”服用含“雄黄”偏方,服用雄黄总量分别为13.5克和125克,其中1例每次服0.016克; 7例服用含砷食盐,盐中含砷量为384mg/kg;3例为同一家庭成员,未查到明确的摄入途径。1。3临床表现 1…  相似文献   
57.
1病历简介 例 1,患者女, 63岁,某大学后勤科退体工人。 1997年 11月 1日因咳嗽、咯痰、气短15年,加重2周入院。该患者15年前曾有明确的急性氯气中毒职业史。此后即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活动后气短逐渐加重,时有发热及咯黄痰。查体: T 38.4 ℃, P 108次/分, BP18/13kPa。口唇、肢端发绀,额窦及双上颌窦区压痛(+),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胸部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布满干湿罗音,心脏听诊S2>A2,肝大肋下 3.0 cm,触痛(+),杵状指(趾),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 WBC 1…  相似文献   
58.
湖北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随着疫情的发展,在全国多地和境外蔓延。依据目前掌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等信息,多个实验室已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规检测和核酸检测。为保障实验室环境和人员的生物安全,针对检测前、中、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验室检测涉及的多要素、多环节,对标本、人员、试验流程、检测设备、废弃物处理和意外事件等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存在的风险因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疗卫生机构内的传播风险,规范和指导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及个人防护,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9.
60.
根据血铅值将312名接铅作业人员分组后进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各剂量组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和波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觉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各组末端潜伏期、波幅、感觉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人的血铅值超出正常参考值时,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的末端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提示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末端潜伏期和波幅指标可作为接铅作业人员神经系统早期损伤的最敏感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