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3篇
  2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小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DRGC)与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共培养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DRGC,并与HMVEC进行共培养,设为DRGC组、HMVEC组、DRGC+ HMVEC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l)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细胞培养24h后,DRGC+ HMVEC组相对于DRGC组和HMVEC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36.29%和137.45%,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0.05).VEGF、NGF、PCNA和Cyclin D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DRGC+HMVEC组中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培养DRGC和HMVEC能够促进VEGF和NGF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调控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促进共培养体系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TXA)对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同期双侧THA患者42例,关节腔内使用TXA 21例为观察组,使用生理盐水2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并观察患者3月内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及肺栓塞(PE).结果:观察组术后总的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病例.结论:THA关节腔内使用TXA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失血量并减少输血率,不增加术后PE及VT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疼痛科门诊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及生活质量指数(quality of life index,QL-Index)。结果:1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SF-MPQ总分、感觉项总分、情感项总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感觉项计数、情感项计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0.195~-0.433));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可解释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指数改变的88.8%,情感项总分、感觉项总分、VAS评分、感觉项计数、情感项计数、PPI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有影响,尤其以目前疼痛强度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其疼痛特征的多重影响,患者目前疼痛强度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7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足感染标本,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按纸片法、微量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非重复细菌304株,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占29.3%,8.6%,5.9%,5.6%。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至2015年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急诊科2012年至2015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5标准判定药物敏感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1283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0.6%,革兰氏阴性菌占69.4%。分离最多的前5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8.4%),鲍曼不动杆菌(15.2%),金黄色葡萄球菌(13.3%),铜绿假单胞菌(12.7%)和肺炎克雷伯菌(8.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75.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平均检出率为83.1%,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粪肠球菌对所测试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64.8%,克雷伯菌属细菌为4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0.1%,28.4%,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3.5和83.0%。结论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北京市女性护士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3个区5 000名女性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护士健康调查问卷》对其生殖道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5 000名护士中,有514人患有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10.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婚、月经异常、有流产史、每周休息时间2 d、工作中接触抗生素类药物的女性护士罹患生殖道感染的风险分别高于未婚、月经正常、无流产史、每周休息时间≥2 d和工作中不接触抗生素类药物者(P 0. 01),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5. 04(3. 49~7. 26)、1. 88(1. 56~2. 27)、1. 50(1. 24~1. 82)、1. 53(1. 18~1. 98)和1. 32(1. 07~1. 61)。结论北京市女性护士生殖道感染与婚姻状况、月经状况、流产史、每周休息时间和接触抗生素类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是否具有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脂质体介导下将pIRES-BMP2-VEGF165导入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在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的表达:将转染双基因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植入裸鼠大腿后群肌袋内,4周后用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体内诱导成骨效果。结果:转染pIRES-BMP2-VEGF165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扩增出1.2kb及590bp两条带,胞浆中有棕黄色颗粒阳性信号。该细胞植入裸鼠大腿后群肌袋4周后有大量异位骨形成。结论: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较强诱导异位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40.
智能轮椅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种,主要用来辅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是对他们弱化的机体功能的一种补偿。智能轮椅在作为代步工具的同时又可以使用携带的机器手臂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能力,找回自立、自尊的感觉,重新融人社会。因而,智能轮椅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