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14例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4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石残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是术前并存的胆道结石漏诊,2例是医源性胆道结石残留。结论: 对残留结石的预防可以通过术前检查,术中多途径探查胆道,避免胆道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32.
癌症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毋庸置疑.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将肿瘤的发生机制作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行为,如增殖活性、凋亡能力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其原因都与细胞内发生的异常甲基化反应有关.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DNA甲基化明显不同,有着广泛低甲基化伴局部高甲基化的特点.为明确异常甲基化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特就肿瘤组织中发生的异常甲基化反应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儿童急性胰腺炎(child acute pancreatids,CAP)的发病率低,但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CAP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但其相关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与成年人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4.
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因拔T管所致胆漏、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因窦道穿孔胆漏较小重新置管引流;3例因窦道断裂或窦道形成不完全,用胆道镜寻见胆管壁上的漏口进入胆管,在导丝引导下重新置管引流;1例单纯行腹腔引流术;1例行腹腔引流加内镜鼻胆管引流;1例再次行手术引流治疗。结果: 13例试夹管后拔管均成功,治愈出院。结论: 拔T管后致胆漏、腹膜炎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胆漏、腹膜炎的情况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存在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 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总结其技术难点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拟行LCBDE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组患者是否合并上腹部手术史,分为A、B两组(即无上腹部手术史为A组,有上腹部手术史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总结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BDE的技术难点及心得体会。结果入选A组患者130例(无上腹部手术史,n=130),入选B组(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共27例。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疗效的相关指标,发现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比例、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腹腔镜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术式、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评分、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胆道结石残留率、非计划再手术比例等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7例入选B组的患者,4例发生中转,手术成功率为85.19%(23/27),所有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都未出现大出血、感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存在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LCBDE术是安全、可行的,它的技术难点是手术入路的建立、腹腔粘连的分离以及胆管切开,选择合适的病例,掌握恰当的手术时机,重视术中精细操作及围手术期的管理,可以保证此类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附4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评价肝血管瘤手术治疗的风险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腹部症状或体征.B超、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三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4.7%、84.2%和100.0%.结果 16例患者行肝血管瘤挖除术,27例行常规肝叶或肝段切除术,1例行肝右动脉结扎加碘油栓塞术,3例患者实施了右半肝联合左外叶切除术以及肝段切除联合血管瘤挖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5%(12/4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中失血量和术中有无输红细胞(≥2 U)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280,P=0.0013).结论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B超、CT和MRI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手段,MRI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手术切除是肝血管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手术指征应从严把握.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有无输红细胞(≥2 U)是影响肝血管瘤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7.
病人 ,女 ,6 4岁 ,因反复发作右上腹胀痛不适 13年入院。发病期间无畏寒、发热、黄疸。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右上腹无压痛 ,墨菲氏征 (- )。B超检查诊断为 :慢性胆囊炎伴结石。术中见胆囊大小约 10cm× 5cm ,囊壁炎性增厚明显 ,囊内充满结  相似文献   
38.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2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并不少见。其发病突然,治疗棘手,预后较差。我院自1982~1997年共收治29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男22例,女7例。年龄28~71岁,平均45.6岁。原有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变史17例,有肝癌病史5例。临床表现有上腹部剧烈疼痛26例,腹膜刺激症状15例,血压下降17例,血红蛋白<100g/L22例。全组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性液体26例,B超检查14例发现肝癌破裂出血12例,CT检查6例均发现肝癌破裂…  相似文献   
39.
由于全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增加,腹腔镜胆道损伤发生率最近有上升趋势。为降低术中胆管损伤的风险,在结扎和横断前保持术野清晰可视、辨清解剖结构至关重要。发生胆道损伤时,应及时识别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早期和正确处理可避免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现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诊断方法及修复手段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胃肠道间质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新桥  孙礼侠  陈韧 《安徽医药》2007,11(8):739-74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19例GIST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9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4例(21.1%),潜在恶性6例(31.5%),恶性9例(47.4%),CD117阳性18例(94.7%),CD114阳性14例(73.7%),CD117和CD114均阳性12例(63.2%)。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以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肿块表现为主。肿瘤的大小是判断GIST良、恶性的重要临床指标。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完整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