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肥胖在全球范围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近期国内外关于肥胖和超重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目前公认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此外,不合理膳食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合理的膳食及营养素的摄入能够用来防治并管理包括COPD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本文综述了现有肥胖和营养素对COPD发病及预后影响的证据,为我国公共卫生管理针对防治COPD,减少COPD患者的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低频超声联合曲安奈德对金黄地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溃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微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5组,1组为基线组(包括正常基线组和溃疡基线组,各6只),另外4组为实验组(低频超声+药物组、单独超声组、单独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通过“氧自由基损伤法”建立口腔溃疡模型.末次处理24 h后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并检测溃疡组织中的SOD活性及MDA含量.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频超声+药物组较单独超声组、单独药物组及空白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末次处理24 h后SOD检测结果显示,低频超声+药物组[(2.32±0.30) U/mgprot]较溃疡基线组[(1.48±0.29) U/mgprot]、单独超声组[(1.83±0.15)U/mgprot]、单独药物组[(1.76±0.25) U/mgprot]及空白对照组[(1.71±0.18) U/mgprot]显著增高(P<0.05);低频超声+药物组MDA含量[(8.17±0.21) nmol/mgprot]较溃疡基线组[(9.41±0.22)nmol/mgprot]、单独超声组[(9.00±0.44) nmol/mgprot]、单独药物组[(9.04±0.43) nmol/mgprot]及空白对照组[(9.03 ±0.46) nmol/mgprot]显著降低(P<0.05).溃疡愈合后SOD活性及MDA含量检测显示,低频超声+药物组、单独超声组、单独药物组及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基线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频超声协同曲安奈德能显著缩短溃疡愈合时问,增加溃疡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对溃疡的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118l例非淋病性尿道炎解脉支原体分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非淋菌性尿道炎 (NongonoccaLurethritis.NGU)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而解脲支原体 (U .ureaLyticum ,Uu)作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 ,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及实验医生的重视。为了解解脲支原体在本地区的感染及药敏情况 ,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对 1181例临床诊断为NGU的患者进行了Uu的培养与药敏试验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性病门诊 ,患者本人、性伴侣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有性乱史 ,其中男性 70 0例 ,女性 4 81例。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泌尿生殖道…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研究PCI术联合药物抗凝抗栓等治疗对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危险分层,选取中高危患者331例,其中药物保守治疗组(药物组)140例,PCI术联合药物联合治疗组(联合组)191例,冠脉介入时间最早为发病后8h,最晚为发病后22d。分析比较两组30d内的短期临床疗效及随访至4月~12月的不良心脏事件。结果191例PCI术中,181例成功,治疗成功率94.8%,联合组在30d内及住院期间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分别为4.7%,2.1%和0.5%,在随访4月~12月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再住院率分别为12.6%,4.7%,1.0%,18.3%。结论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择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30d内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并可降低一半左右的4月~12月上述不良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66.
孙珺  张国江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08-910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1~3周的92例AMI患者和7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详细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获取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HRT的3个参数,即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AMI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TT、TO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RT在AMI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尤以TT和TS差异显著,HRT可作为AMI后再发心脏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伴记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老年痴呆伴记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斯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1次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50mg稀释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30ml稀释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记忆商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患者记忆商分值对照组为(71±14)分,治疗组为(71±15)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为(76±4)分,治疗组为(86±16)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优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伴记忆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68.
背景:颈椎牵引技术自1929年用于治疗颈椎病以来,这种可控制的轴性牵引方法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公认方法之一,其疗效得到绝大多数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目的:对国内外颈椎牵引的量化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2年1月至2010年10月关于颈椎病牵引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颈椎病,治疗,牵引";英文检索词为"cervical spondylosis,treatment,tra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颈椎病牵引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4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颈椎病牵引的2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颈椎病牵引疗法的应用对临床上颈椎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其牵引时间;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等量化指标被广泛关注,随着颈椎病牵引具体量化研究的发展,颈椎病牵引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69.
我科从1986-1988年间共测定脑脊液IgG43例,其中33例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0例为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43例中男28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1.8∶1。二、年龄:本组病例年龄分布,见表1。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本文对照组10例,均来自于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炎8例,过敏性紫癜1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惊厥1例。三、发病期:本文发病期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划分的。发病早期入院0例,发病极期入院38例,发病恢复期入院5例。  相似文献   
70.
孙珺  刘彦春  高铭枢 《齐鲁药事》2009,28(9):539-540
目的观察68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叶酸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方法据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结果,确诊68例CHD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7例,心肌梗死(MI)组21例,46健康体检者例为对照组(CON)组;68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叶酸治疗组(A)38例和非治疗组(B)30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并分析两组血浆中Hcy水平,以及分析CHD患者叶酸治疗组和非治疗组血浆中Hcy水平。结果CHD组血浆中Hcy水平明显高于CON组(P<0.05),经叶酸治疗后CHD组患者血浆中Hcy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经叶酸治疗后血浆中Hcy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