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多孔组和单孔组,分别给予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多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和单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创口满意度情况和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多孔组和单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少/短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均P<0.05),但多孔组和单孔组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3组患者的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组IL-6水平均明显增高,MCP-1水平明显降低,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术后创口满意度优于多孔组,多孔组优于开腹组(均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术后1年内均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应用于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且具有美观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2.
中药莪术醇构建胃癌细胞疫苗对胃癌的实验治疗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莪术醇修饰构建的肿瘤细胞疫苗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等的抗瘤作用。方法用莪术醇及新城鸡瘟病毒对SGC-7901细胞进行系列生物修饰,所构建的瘤苗分别对小鼠免疫接种3次后,接种SGC-7901胃肿瘤细胞,观察各组治疗及免疫效应。结果莪术醇构建的SGC-7901瘤苗能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结节形成,明显阻止胃癌细胞的肺转移,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各组免疫效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较同龄未免疫小鼠的LAK细胞对小鼠前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抗瘤作用。结论莪术醇修饰构建的SGC-7901新型疫苗可以增强胃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对胃癌有较好的实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对比分析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四肢骨折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患者50例接受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50例接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情况、临床指标差异。结果:A组患者康复的总优良率为(82.00%,41/50),B组患者康复的总优良率为(98.00%,49/50),A组康复优良率低于B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总优良率为(72.00%,36/50)低于B组(96.00%,48/50),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8.00%,9/50)高于B组(4.00%,2/50),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 <0.05)。A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较来说,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并...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分析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优势。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取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使用奥斯维斯特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患者的功能障碍;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内固定松动、骨折不愈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2.21±19.15)mL少于对照组(211.34±19.45)mL,切口长度(4.34±1.04)cm、住院时间(8.94±2.14)d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9.16±1.12)cm、住院时间(12.04±2.0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ODI评分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的...  相似文献   
135.
136.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并观察心理干预在F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56例FD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精神心理测评,将测评异常的158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抗消化不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并给予心理干预,6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F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我国常模水平(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D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精神心理障碍,在常规抗消化不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对Bcl-2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率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各实验组均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增殖率随大黄素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实验组作用于胃癌细胞48 h后,凋亡细胞可以检出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实验组可不同程度地下调胃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并呈浓度相关性.结论:大黄素体外可以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的凋亡;大黄素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宫外早早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处于宫外早早孕阶段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RI值行阴道彩超(TVCD)检查和HCG测值,观察TVCD对诊断宫外早早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腹超声检查中30例患者出现附件区包块,20例患者可探及半环状彩色血流图;经阴道超声检查中41例患者均出现附件区包块,38例患者可探及半环状彩色血流图,两组频谱均为低阻型。结论在宫外早早孕的检查诊断中使用阴道彩超进行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保证临床能够及时有效的实施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PF-LCP内固定治疗2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 2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无并发症及髋内翻畸形.疗效按Sander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0例,差2例.结论 PF-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临床疗效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0.
目的:了解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应用淋球菌培养、细菌培养、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支原体培养、念珠菌培养等方法。结果:59例患者中病原体检测阳性者21例,检出率为35.59%。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14例,占23.73%,炎症性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ABP,Ⅲa)12例,占20.34%,非炎症性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ABP,Ⅲb)33例,占55.93%。结论: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以非炎症性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最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并不是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