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75篇
内科学   17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9篇
  6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B-M合剂,2∶1)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分为B-M合剂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模型组、正常组。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摄食、饮水及体重情况;分别灌胃给药7 d和14 d,各组称体重,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值,给药14 d后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模型组小鼠观察到多饮、多食、多尿的情况,伴有体重明显下降;B-M合剂各剂量组小鼠的多饮多食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合剂各剂量组体重较模型组增加,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合剂各剂量组在给药7 d降低空腹血糖值至11.37-13.04 mmol/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14 d降低空腹血糖值至9.36-19.78 mmol/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此外,B-M合剂高剂量组可延缓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曲线,中剂量组(AUC:33.76±3.10)和低剂量组(AUC:39.91±2.95)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异常,改善血糖调节功能,与模型组(AUC:50.75±3.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42.
孙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78-2479
目的:分析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的发生和临床表现,探讨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儿共17例,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7例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儿经药物治疗后,痊愈12例,死亡5例,痊愈率70.6%;所有患儿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均正常,7例出现便血,6例出现血尿,所有患者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及黄疸指数均明显升高,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8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1例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病死率较高,彻底清除毒物是救治关键,血浆置换治疗有一定疗效,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医院2010—2012年培养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中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共获得各种病原微生物15028株,以革兰阴性细菌占主导共11698株,占77.84%;革兰阳性细菌3092株,占20.57%;真菌感染238株,占1.58%。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手术治疗的188例早期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95例)与显微镜组(93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 结果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96.6±10.7)min vs(171.3±26.4)min],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32.8±6.2)mL vs(112.8.0±17.0)mL]、血肿清除率提高(95.9%±4.2% vs 87.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6个月mRs评分,神经内镜组的预后良好率(26.3%,25/95)高于显微镜组(15.1%,14/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早期基底节区HICH较显微镜手术快速安全、视野清晰,且患者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 T 淋巴细胞亚群、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的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264医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 SLE 380例及健康体检者58例,SLE 患者分为稳定期组157例、轻度活动期组79例、中度活动期组82例、重度活动期组62例。检测各组外周血中 T、B 淋巴细胞、NK细胞、Th、Ts 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并分析 SLE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 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 SLE T、Th 及 NK 细胞计数及百分比、Ts 细胞计数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组,B 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组(P <0.05)。 T、Th、Ts、NK 细胞计数、T 细胞百分比与 SLEDAI 评分呈负相关,B 细胞百分比与 SLE-DAI 评分呈正相关(r =-0.347、-0.311、-0.326、-0.351、-0.318、0.455,P <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为 SLE 患者病情评估及诊治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IL-7R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初治成人ALL患者164例,采用靶向特异的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包括IL-7R基因突变在内的16种Ph-like ALL突变,分析IL-7R基因突变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IL-7R基因的突变率,发生位点及突变类型。结果:164例成人ALL患者中,10例患者发生IL-7R突变,突变总频次为13次,突变率6. 1%,10例中男性5例(50%),女性5例(50%); B-ALL 6例(占60%),T-ALL 4例(占40%),均位于exon6。置换突变6例,缺失突变3例,插入突变4例。1例患者为IL-7R三突变,1例患者为IL-7R双突变。其中6种突变为新发现的类型,包括:c.720_724del、c. 723_726del、c. 721_722ins AGTG、c. 727_728ins TAACGGCCCCCTGCT、c. 727_728ins ATGCAGG GAGCGAA、c. 728_729ins AAGTGTCA基因突变位点,经治疗的9例IL-7R突变的ALL患者中有5例为复发难治型。结论:本研究发现了6种IL-7R的新突变基因位点并发现伴IL-7R基因突变的ALL临床治疗效果较差,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突变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血水草生物碱杀螺、灭蚴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水草生物碱(ECA)杀灭钉螺及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作用。方法观察实验室及现场浸泡杀螺效果;钉螺接触药物上爬情况;浸泡杀螺卵效果;浸杀尾蚴防护血吸虫感染的作用。结果浸泡72h钉螺死亡率100%的血水草生物碱溶液的浓度及温度分别为:1.25mg/L,30℃;2.5 mg/L、5 mg/L、10 mg/L均为25℃。水温 26℃~28℃现场灭螺10mg/L,72h钉螺死亡率84%;20 mg/L,72h死亡率达92%。5mg/L溶液螺卵浸泡72h孵出率为0%~10%。5mg/L ECA溶液明显抑制钉螺上爬,20mg/L时钉螺静止不动。结论血水草有杀灭钉螺、螺卵及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作用,是一种有研究前景的植物杀螺、灭蚴剂。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白血病发生和髓外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物素化鼠抗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和MMP-9在初治、复发、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骨髓原代细胞中的表达.结果:MMP-2和MMP-9在初治,特别是有髓外浸润表现者和复发急性白血病骨髓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和正常对照者;关于亚型的研究发现,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M5)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急非淋(非M4+M5)组.结论:MMP-2和MMP-9可能通过增强白血病细胞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等机制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和髓外浸润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常见喘息性疾病患儿住院期间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为改善和促进患儿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3年1-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20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 按单双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 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5.52±1.26)d]比对照组[(6.53±1.29) d]明显缩短, 吸入方法得分干预组(7.00±1.84)比对照组(5.90±1.98)明显提高, 精神状况(38%)比对照组(25%)有所改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度(52%)好于对照组(18%)、护理满意度(80%)亦高于对照组(6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在常见喘息性疾病患儿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促进其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