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目的:探讨离断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应用离断性肾盂成形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部手术成功,远期疗效好。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IUPJO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架引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磁性小干扰RNA(silkNA)重组质粒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在外磁场协同作用下转染人膀胱癌细胞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沉默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葡聚糖磁性纳米微粒(DMN)并作为基因载体,通过多聚赖氨酸静电吸附作用制备磁性siRNA—survivin—DMN重组质粒纳米微粒,并在外磁场的协同作用下体外转染人膀胱癌BIU-87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m Blotting检测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IR)、凋亡指数(AI)、survivin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构建成功的siRNA-DMN直径、有效粒径、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0-12nm、94.8nm、0.19emu/g。DMN在外磁场的协同作用下转染siRNA重组质粒入BIU-87细胞后的IR(39.60%)、AI(28.72%)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磁场协同作用的siRNA—DMN组(1.99%、3.75%和20.96%、16.71%)(均P〈0.05),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后2组。结论磁性siRNA—DMN纳米微粒在外磁场的协同作用下转染BIU-87细胞后可有效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为膀胱肿瘤的磁靶向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中药泽泻在上尿路结石中的辅助排石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泽泻水煎剂对上尿路结石的辅助排石作用。方法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包括肾结石21例、输尿管结石59例,结石大小5~10mm,年龄16~62岁,随机分为2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2组为泽泻治疗组,服用泽泻水煎剂(10g,2次/d),共服药4周。二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最大直径等差异均无显著性。随访1周,观察结石完全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位置移动、肾绞痛发生、镇痛剂使用和24h尿量。结果泽泻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和下移率分别为52.94%和38.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93%和14.81%;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剂的使用率分别为(12.94±3.65)d、17.65%和5.89%,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5.70)d、44.44%、29.63%;24h尿量显著高于后者,(P均<0.05)。结论中药泽泻水煎剂可明显促进上尿路结石的排出,可推荐作为上尿路结石的一种辅助药物排石疗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顺行经皮肾微造瘘(antegrade mini-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stomy,MPCN)和逆行经输尿管镜(retrograde ureteroscopy,RUS)行钬激光肾盂内切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疗效。方法48例UPJO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MPCN组(28例)和RUS组(20例)。结果MPCN组无一例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52.3±12.7)min、术中出血量(32.1±17.9)ml、术后住院时间(6.3±1.3)d、恢复工作时间(43.2±5.2)d、并发症发生率17.9%(5/28),随访治疗有效率为89.3%(25/28)。RUS组有4例中转开放或顺行腔内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6.2±7.8)min、术中出血量(9.4±7.3)ml、术后住院时间(4.0±1.3)d、恢复工作时间(37.7±5.3)d、并发症发生率18.7%(3/16),随访治疗有效率56.2%(9/1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BTCC病理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作为实验组,另取10例非肿瘤患者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TCC组、正常组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1%、0%(P<0.05)。病理Ⅰ级、Ⅱ级、Ⅲ级者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8%、83.3%、92.9%,Ⅰ级与Ⅱ级、Ⅲ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浸润型,淋巴结阴性、阳性,初发、复发者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9%、90.0%,64.7%、94.1%,57.5%、92.9%,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 Survivin的异常表达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BTCC组织中Survivin表达的检测对判断BTCC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及预后有一定帮助。Survivin也可能为BTCC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6.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红  亓林  朱明  诸禹平  吴逵  孙友文 《安徽医药》2005,9(6):445-446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经验.方法10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30~61岁;左侧4例,右侧6例;10例均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 min,术中平均出血约70 ml;术后当日10例乳糜尿消失,3例患者术后出现肉眼血尿,3~5 d后消失.平均住院7.6 d.随访2~20月,无乳糜尿症状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且结扎淋巴管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彻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和电切2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63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腺性膀胱炎,其中经尿道钬激光治疗35例、经尿道电切治疗28例,术后均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18个月并评价其疗效。结果与电切组相比,钬激光组手术时间短[(15.3±5.1)min vs(20.8±6.3)min,t=-3.83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2.4±1.7)d vs(4.0±1.5)d,t=-3.909,P=0.000],并发症发生率低[0%(0/35)vs 14.3%(4/28),χ2=5.339,P=0.021]。术后6个月,钬激光组治愈率高于电切组[82.9%(29/35)vs 60.7%(17/28),χ2=3.871,P=0.049],复发率低于电切组[5.7%(2/35)vs 25.0%(7/28),χ2=4.725,P=0.030]。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操作简便,安全,还可同时去除下尿路梗阻等诱因,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本实验试图阐明生长激素对于肾癌细胞有无促增殖和分化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肾癌细胞株GRC -1,以氟尿嘧啶和 /或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体外培养 ,2 4小时以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等指标。结果 在空白对照组 ,G0 ~G1期的细胞数约占 5 3%,S期细胞数次之 ,G2 ~M期占不足 4%。在生长激素组 ,G0 ~G1期细胞数率降低 (P <0 .0 5 ) ,S期细胞百分率增高 (P <0 .0 1)。在单纯氟尿嘧啶组 ,G0 ~G1期细胞数增高 ,S期细胞数降低 ;同时加氟尿嘧啶和生长激素组与单纯氟尿嘧啶组相比 ,G0 ~G1期细胞数进一步增加 ,S期细胞数进一步降。结论 rhGH在体外作用于GRC -1细胞 ,能诱导细胞分化 ,促使静止细胞群进入增殖周期 ,并使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增多 ,说明rhGH在体外有促进肾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 ,所以 ,我们推断肾癌细胞膜表面可能存在生长激素受体。氟尿嘧啶能使S期细胞数降低即抑制细胞的增殖 ,与氟尿嘧啶的作用机理相符。生长激素和氟尿嘧啶合用 ,S期细胞数进一步降低 ,说明生长激素能增强氟尿嘧啶抗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59.
现代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现代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50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35例,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MPCNL)24例,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RLU)19例。结果输尿管镜钬激光单次碎石成功率为90.74%,1例因输尿管镜逆行插管穿孔、1例因输尿管结石下段明显狭窄僵硬、3例因远端输尿管迂曲而改开放手术取石。气压弹道碎石单次成功率为76.32%,1例因远端输尿管迂曲、1例因输尿管结石下段合并较大息肉、2例因术中输尿管穿孔、1例因输尿管黏膜损伤出血视野不清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远端输尿管迂曲改后腹腔镜取石术,1例因输尿管穿孔留置双J管,2例因结石下段合并狭窄僵硬改开放手术切除狭窄段行端端吻合并取石。MPCNL组成功取石23例,1例因结石残留而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RLU组19例全部取石成功,仅1例术后漏尿。结论经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在碎石效果和治疗合并输尿管息肉、狭窄等方面,钬激光碎石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并可减少结石的上移;MPCNL创伤小,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对较大、较硬、靠近肾盂、合并同侧肾结石及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尤为适宜,可作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RLU取石效果确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既往需要行开放手术取石的患者,并有望部分代替传统的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相似文献   
60.
经后腹腔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腹腔途径对7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手术成功6例,术中转开放手术1例,手术时间60~24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45~150mL,平均70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4.6d。结论:经后腹腔腹腔镜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