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61篇 |
内科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53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药学 | 8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6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皂角刺饮片到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采用18批皂角刺饮片制备标准汤剂,测定18批皂角刺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浸出物含量,建立18批皂角刺饮片和标准汤剂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采用高分辨质谱对特征峰进行成分鉴定,建立皂角刺饮片和标准汤剂中指标性成分东莨菪内酯和花旗松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出膏率、浸出物含量、指标性成分含量、转移率、特征图谱为指标,研究饮片到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18批标准汤剂出膏率为3.66%~5.99%,浸出物质量分数为33.38%~47.62%,饮片特征图谱共标定8个特征峰,均能传递到标准汤剂中,并指认出其中6个成分,饮片与标准汤剂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0.90,特征图谱可作为共性质量特征用于皂角刺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东莨菪内酯和花旗松素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67.32%、24.10%。结论:可为皂角刺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皂角刺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93.
9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苦参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优化苦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苦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1倍量65%乙醇提取2次,每次65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论机制和应用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弥补传统训练中只针对一些大肌群,而忽略躯干肌群尤其是深层小肌群训练的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川乌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时间含量变化关系方程。方法:采用加压蒸制法制备制川乌样品,通过HPLC测定各样品中6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含量-时间变化趋势进行曲线拟合,推算最佳炮制时间。结果:川乌在111℃(0.05 MPa)下炮制15~150 min,制川乌中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时量变化关系曲线拟合回归方程为C=0.273+0.236×lnt(R2=0.753,F=48.818,P<0.01),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则为C=0.115×t-0.005(R2=0.850,F=90.660,P<0.01)。结论:建立的方法为快速炮制川乌及预测川乌炮制时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8.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高达11%,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肾病三大替代治疗法之一的腹膜透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而患者因为特殊的角色转换,由原来的依赖医生护士的患者角色转变为自我护理者由自己在家"操作",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操作"的顺利完成。所以系统的培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提高他们的治疗信心变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9.
正常小儿髋臼盂唇3.0TMR影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3.0T MR研究正常小儿髋臼盂唇MR影像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53名4天~14岁正常小儿髋臼盂唇MR表现,按年龄分成4组:0~3岁(A组),4~7岁(B组),8~11岁(C组),12~14岁(D组).对所有小儿均行3.0T MR髋关节轴位及冠状位扫描.结果 ①盂唇的形态分为三角形、扁平形和缺如型三种,其中三角形最常见,占78.29%.②不同年龄组以及髋臼盂唇不同部位间的形态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角形在D组以及髋臼盂唇前部的构成比最高.③髋臼盂唇内的稍高信号最常见于前部.结论 正常小儿髋臼盂唇的形态和信号强度具有年龄和部位特征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