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52.
孙伟红 《现代保健》2009,(31):42-42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以及冶疗策略。方法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哮喘组)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对照组),采用甘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62例,阳性率51.67%;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24.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对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MP—AD检查.  相似文献   
53.
孙伟红  张秀梅 《吉林医学》2000,21(2):110-112
随着现代先进仪器的启用,发现的疾病越来越多,肺动脉瘤形扩张即为其一,因其影像学表现为肿块影,较难与肿瘤鉴别,误诊较多,笔者5a内共收集9例肺动脉瘤形扩张的病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5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0岁,平均为60.5岁。1.2 症状及体征:9例患者中,4例具有慢性咳嗽,咯痰多年,伴有胸闷、气短,间断性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查体除口唇、颜面发绀等乏氧表现外,还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双下肢浮肿等右心衰表现。X线报告显示除瘤形扩张外,还有双肺支气管病变、肺气肿等表现,可以明确诊断为慢…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SCL)乙醇提取液逆转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耐药肺腺癌H1975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SCL、吉非替尼(gefitinib)及两药联用对H1975细胞的抑制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H1975细胞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后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细胞通路关键分子p-EGFR的表达.观察SCL联用gefitinib后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总生存期(OS),ELISA检测荷瘤裸鼠血清中Bcl-2、p-EGFR含量.结果:SCL对H1975细胞IC50为(21.35±2.11)mg/ml,gefitinib的IC50为(11.21±1.68) μmol/L.SCL联用gefitinib后H1975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gefitinib(1 μmol/L)和SCL(5 mg/ml)两组单独应用[(49.78±7.09)% vs (8.45±2.57%)、(12.88±3.64)%,均P<0.01],两药联用H1975细胞迁移指数明显低于gefitinib和SCL两组单独应用[(22.4±6.5)% vs (70.3±4.9)%、(67.1±10.5),均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两药联用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两者单用[(51.68±6.56)% vs(9.88±2.71)%、(9.48±2.45)%,均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H197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发现,联用组可明显降低Bcl-2和p-EGFR的表达(P<0.01).抑制移植瘤实验显示,联用药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缓慢,OS明显延长(P<0.01).结论:SCL可逆转肺腺癌H1975细胞对EGFR-TKI的耐药,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GFR的磷酸化、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有关,从而为EGFR-TKI耐药肺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0岁,干部。因反复咳嗽、胸闷、腹胀12个月、加重1个月,于1995年8月7日入院。缘于1年前,因阵发性胸闷、心悸2个月、加重半月,心电图Ⅰ导联T波低平,Ⅲ、aVF导联T波倒置,VI‘2可见病理性Q波。入我院循环内科,给予扩冠、减轻心脏负荷及抗凝治疗,上述症状消失,可是出现咳嗽、咳少量稀薄白疾,右侧胸痛、胸闷,呈持续性,喜右侧卧位,深呼吸时疼痛加剧,与情绪无关。食欲不振,腹胀,大、小便如常。双足背浮肿,无低热、.益开及明显消瘦。BM示双例胸、腹腔积液,胸片示双们胸腔积仅和右肺中叶炎症。于1994年11月…  相似文献   
56.
郑晓梅  孙伟红  林春楠 《吉林医学》2006,27(10):1247-1248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资料表明,自1987年 ̄1990年,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80岁老年病人增加了2/3[1],而年龄是一个增加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2,3],老年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而增加了术后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自2005年起,我院共对18例70岁以上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自2005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接受CABG的70岁以上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70~78岁。稳定型心绞痛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例,心肌梗死15例,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0例。左室射血分数(EF)35%~65%,…  相似文献   
57.
孙伟红  张慧敏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27-4128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97例)和瑞巴派特组(97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泮托拉唑等。瑞巴派特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瑞巴派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胃糜烂组织前列腺素E_2(PGE_2)、丙二醛(MDA)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部疼痛、嗳气、反酸、腹胀不适)积分。结果瑞巴派特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PGE_2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瑞巴派特组MDA水平低于常规组,瑞巴派特组PGE_2水平高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部疼痛积分、嗳气积分、反酸积分、腹胀不适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胃部疼痛积分、嗳气积分、反酸积分、腹胀不适积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效果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