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目的:克隆空肠弯曲菌pebl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鉴定重组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PCR扩增空肠弯曲菌peblA基因,构建pET-28a(+)-peblA表达载体。转化E coli BL21(DE3)后诱导表达,用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收集表达的目的重组蛋白PEBl。采用CJ全菌抗体的Western blot鉴定rPEBl免疫反应性,双向免疫扩散试验鉴定rPEBl免疫家兔的抗血清效价。结果:所克隆的基因与报道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转化E coli BL21(DE3)后,表达产物最高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的33%左右,纯化后获得纯度为96%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rPEBl能与CJ全菌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兔抗rPEBl血清的双向免疫扩散效价为1:16。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高效表达载体pET-28a(+)-peblA,并获得rPEBl,所表达的rPEBl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3.
2007年是我院六十年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11月25日至30日我院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4月教育部公  相似文献   
174.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LC)、单核细胞(MO)的绝对值的观察,了解DC亚群和LC绝对值、MO绝对值在肺结核病情中的变化情况,以及三者的相关性,探讨DC亚群和LC、MO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的三色分析法检测70例肺结核患者的DC1及DC2亚群。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法检测外周血LC、Mo的绝对值。结果①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外周血DC1/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2/PBMC及DC1、DC2的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健康正常者(P〈0.05),DC1/DC2的比值明显高于健康正常者(P〈0.05);非活动期患者DC1/PBMC、DC2/PBMC及DC1、DC2的绝对数与健康正常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C1/DC2的比值与健康正常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患者DC2的绝对数明显低于非活动期(P〈0.05)。②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的LC绝对值明显低于健康正常者(P〈0.05);活动期患者外周血的LC绝对值明显高于健康正常者(P〈0.05);非活动期患者的MO绝对值与健康正常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肺结核活动期患者的DC1绝对数、DC2绝对数与LC、MO、之间作两两相关性分析,均未发现有相关性(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DC1和DC2数均明显降低、LC绝对值减少及MO绝对值增多。研究提示DC、LC、MO在肺结核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均发挥一定的作用,外周血树突细胞亚群(DC1、DC2)的检测可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反映病情变化,有助于阐明肺结核的免疫致病机理,同时也可为肺结核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75.
目前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抗体多采用血清标本,作者等于1986年首次报告了用EHF病人尿标本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可行性。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和肾小管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肾病患者尿蛋白与肾小球损害有关,尿IgG是测定肾病患者SpD(选择性尿蛋白指数)的检测内容。作者等用RFC—SpA和IFA法对111份尿标本EHF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6.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近年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生存质量的现代病。腹腔镜可早期诊断,但它是一种创伤性手术,费用高,为寻求简便、易行、无创性诊断方法,我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内异症患者、正常及良性疾病对照组血清中的子宫内膜IgG抗体进行了测定,并探讨其对临床诊断内异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7.
TCR β链CDR3谱序与疾病研究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T细胞受体(TCR)互补决定区(CDR)和机体的生理、病理关系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在超抗原作用的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状态下,TCRB链CDR3谱型能很好地反映T细胞的功能,通过TCRβ链CDR3谱型来研究克隆性和寡克隆性增生T细胞,可了解T细胞免疫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指导疾病的诊断及免疫治疗,同时可了解正常情况下T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8.
目的:用毕赤酵母表达hIL-10并探索合适的表达条件,为IL-10生物制品研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0.5%甲醇诱导酵母X-33表达rhIL-10,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rhIL-10,比较不同温度、不同pH值和有无PMSF条件下rhIL-10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rhIL-10含量,用Bradford法测定培养液总蛋白含量,计算rhIL-10占总蛋白的比例。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析rhIL-10的生物学活性。结果:SDS-PAGE后可见42 kD左右蛋白条带;Western blot也检测到42kD左右特异性蛋白质条带。pH值为6.0、温度在28℃并加入抑制剂时rhIL-10表达量最高值为20 mg/L,同时段培养液中总蛋白质含量为50 mg/L,rhIL-10占总蛋白比例为40%。在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rhIL-10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hIL-10能在毕赤酵母高效表达,表达产物有较好生物活性;发酵条件对rhIL-10的表达水平影响大,改善发酵条件能促进rh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