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吴彤  孔德云  李惠庭 《药学学报》2004,39(7):525-527
目的研究深绿山龙眼Helicia nilagiric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法对深绿山龙眼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2个植物脑苷化合物:Helicia cerebrosides A(1)和B(2)。确定了1的结构,并初步推定2的结构。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的植物脑苷化合物。  相似文献   
62.
凤仙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介绍凤仙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年来的29篇文献,对凤仙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药效进行综述。结果凤仙花含有大量黄酮类、萘醌类、香豆素类、甾醇类等成分,有些为首次从凤仙花中得到的全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过敏、抗炎、抗真菌等作用。结论凤仙花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63.
大黄(庶虫)虫丸对荷瘤小鼠免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的免疫作用。方法: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模型,观察大黄虫丸的抑瘤作用并检测免疫指标。结果: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肿瘤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及T细胞分泌IL-4的能力均显著增高(P<0.005,P<0.001)。结论:大黄虫丸能增强荷瘤小鼠体内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4.
工业大麻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从中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30)、豆甾醇-3-O-葡萄糖苷(31)、aviprin(32)、伞形花内酯(33)、东良菪内酯(34)、滨蒿内酯(35)、2α-羟基乌苏酸(36)、槲皮素(37)、山奈酚(38)、洋芹素(39)和木樨草素(40)。其中化合物31~3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5.
凤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凤尾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4'-O-α-L-鼠李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3)、芹菜素(4)、木犀草素(5)、柚皮素-7-O-β-D-新橙皮糖苷(6)、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7)、芹菜素-4'-O-α-L-鼠李糖苷(8)、(2S,3S)-蕨素C(9)、异香草酸(10)、阿魏酸(11)。其中化合物6、7、10、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亦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6.
从工业大麻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B-谷甾醇(1)、豆甾醇(2)、二十二烷酸甲酯(3)、△5,22-豆甾醇乙酸酯(4)、α-菠菜甾醇(5)、表无羁萜醇(6)、无羁萜酮(7)、四氢大麻酚(8)、大麻二酚(9)、大麻二酚酸(10)、cannabielsoic acid A(11)、大麻酚(12)、催叶萝芙叶醇(13)和去氢催叶萝芙叶醇(14).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芦丁(15)、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6)、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17)、芹菜素-7-O-α-L-鼠李糖苷(18)、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9)、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1,3,6,7-四羟基-2-C-β-D-吡喃葡萄糖口山酮(21)、牡荆素(22)、荭草素(23)、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24)、牡荆素-2"-O-α-L-鼠李糖苷(25)、荭草素-2"-O-β-D-吡喃葡萄糖苷(26)、肌醇甲醚(27)、肌醇(28)、尿嘧啶(29).其中化合物3、4、5、21、24、27、29为首次报道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7.
工业大麻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从中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30)、豆甾醇-3-O-葡萄糖苷(31)、aviprin(32)、伞形花内酯(33)、东莨菪内酯(34)、滨蒿内酯(35)、2α-羟基乌苏酸(36)、槲皮素(37)、山奈酚(38)、洋芹素(39)和木樨草素(40).其中化合物31~3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8.
5α-还原酶活性筛选是抑制前列腺增生和抑制前列腺癌药物筛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综述了近10年来植物中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成分研究概况,结果发现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化学成分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其中脂溶性成分以苯丙素类、萜类、醌类、三萜及甾体类为主,水溶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鞣质类、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类别的5α-还原酶抑制剂的活性参差不齐,其中三萜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和鞣质类化合物的活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藤香树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 var. intermidia A.C.Smith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4(R)-环氧-5(R)-羟基-1-环己烯-1-羧酸(1)、n-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儿茶素(3)、3′,5′,7-三羟基双氢黄酮(4)、刺槐双氢黄酮(5)、双氢刺槐亭(6)、刺槐亭(7)、2′,3,4,5,5′,7-六羟基双氢查尔酮(8)、紫铆查尔酮(9)、山嵛酸-α-单甘油酯(10)、三十烷酸(11)、胡萝卜苷(12)、5α,8α-表二氧麦角甾-3β-醇(13)、南五内酯(14)、β-谷甾醇(15)。结论 除化合物14外,其余1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藤香树中获得。
  相似文献   
70.
灯盏花中新的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中药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Hand-Mazz]的心血管活性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IR,UV,MS,1HNMR,13CNMR,2DNMR光谱鉴定他们的结构。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为指标测定BCMEC(bovinecerebral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损伤,比色法测定药物体外抗氧化和抗活性氧能力。结果从灯盏花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1-O-甲基-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III)和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IV)。结论化合物III,IV为新的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III对LPC引起的BCMEC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