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贲门癌切除带蒂空肠间置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娄熙彬叶爱珍我们自1993年2月以来对30例贲门癌患者,采用节段空肠间置食管残胃吻合术,以研究此种消化道重建术在预防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实用价值。本术式采用经腹胸骨下段劈开或上腹部正中切口。常规游离、切除食管下段和近...  相似文献   
22.
自2004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64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64例中,男61例,女3例;年龄7~82岁。双侧疝3例,斜疝57例,直疝3例,斜、直疝并存1例。病程1个月~18年。1.2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内存记忆弹力环疝修复补片(Kugel补片),面积8cm×12cm。1.3手术方法(1)切口选择:硬膜外麻醉,取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中点,长3~5cm,2/3在中点内侧,1/3在中点外侧顺皮纹或斜形切口。(2)手术经路: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外环口不打开。钝性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在高出内环2cm处纵行切开腹横筋膜。(3)创建腹膜前间隙要点:分开腹膜前脂肪层达腹膜前间隙,钝性分离腹膜与腹膜前脂肪及腹横筋膜,同时也使腹膜与腹壁下血管分开,创建一个内侧至腹直肌后侧,内下侧缘至耻骨联合后方,外上缘在疝环外侧3~4cm,下缘至Cooper韧带下的腹膜前间隙。于内环处将疝囊从腹股沟拉出,疝囊切除或部分切除或直接还纳入腹腔。(4)置片要点:此时术者示指插入Kugel补片的定位袋中,将Kugel补片向手掌方向绕示指折叠,拇指和中指固定...  相似文献   
23.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我院于1995年2月至2006年1月间,共施行食管癌手术462例.发生吻合口瘘12例(2.5%),其中9例在第2次手术时.采取瘘口内放置T型管引流同时结合应川胸腔闭式引流及空肠造瘘肠道内营养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贲门癌切除采用节段空肠间置预防反流性食管炎(附30例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476医院外一科娄熙彬,叶爱珍为预防或减少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我们自1993年2月以来对30例贲门癌切除病人,采用节段空肠间置食管残胃吻合术,以研究此种消化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术前肾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9例肾癌患者术前进行选择性肾动脉灌注及碘油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进行肾动脉灌注栓塞治疗,随访27例灌注栓塞后行根治术者,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6.6%(26/27)、70.4%(19/27)、51.8%(14/27)。结论:肾动脉灌注栓塞术可作为肾癌根治术前的有效辅助手段,对减少围手术期的风险及预后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影对非结石性输尿管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和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造影检查31例中重度肾积水患者,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4.5%(20/31),不符合率为35.5%(11/31).超声引导经皮肾盂穿刺造影符合率为93.5%(29/31),不符合率为6.5%(2/31)。穿刺造影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法,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造影可以提高上尿路梗阻疾病病因及定位诊断符合率,操作简便,安全,弥补了IVP和超声检查的不足,是一种明确中重度肾积水病因和梗阻部位的可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7.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和探讨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12例巨大肝血管瘤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先用碘油或超液态碘油栓塞肿瘤区小血管,再用明胶海绵细条栓塞供血动脉主干。结果: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碘油聚积于肿瘤内,肿瘤血管消失,供血动脉闭塞,1~2 个月后复查肿瘤不同程度缩小,其中缩小50% 以上者9例,不足50% 者3 例,2 例栓塞后获手术切除,瘤体大部分纤维化,血管闭塞。结论:巨大肝血管瘤经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认为对需手术切除的巨大肝血管瘤应先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28.
老年人晚期肺癌热灌注化疗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5月至 1998年 2月 ,我们采用单侧肺隔离体外循环机辅助升温并加大剂量化疗药物的方法 ,对 11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  全组男 10例、女 1例 ,年龄 6 0~ 74岁 ,平均 (6 6 0± 4 5 )岁。鳞癌 5例 ,腺癌 2例 ,大细胞癌 3例 ,小细胞癌 1例。按1997年UICC新修订的肺癌国际癌症分类法 (TNM)分期 :T3 N1M0 2例 ,T3 N2 M0 5例 ,T4 N2 M0 4例。第 1秒最大呼气量(FEV1)在 1 0~ 2 4L之间者 8例 ,平均 (1 6± 0 3)L ;<1L者 3例。肿瘤位于右肺 6例 ,其中中心型 5…  相似文献   
29.
脾大部切除术在肝硬化巨脾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肝硬化巨脾症行脾大部切除保留部分脾脏的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对脾大部切除(研究组 )及脾切除 (对照组 )进行血细胞、免疫指标及促吞噬激素 (Tuftsin)的对比研究 ,并对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 (FPP)、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对照组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研究组提高明显 (P <0 .0 5~ 0 .0 0 1) ;研究组的IgA、IgM、Tuftsin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0 1) ;术后两组FPP改变无差异 ,对照组术后持续发热例数较多。结论 两组术后均能降低门静脉压力 ,保留部分脾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机体体液免疫功能 ,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一过性骤升 ,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胃癌根治术后癌细胞腹腔内转移、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 ,根据肿瘤细胞代谢周期特点及肿瘤物理杀伤理论[1] ,我们于 1997~ 1999年采取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intraperi tonealhyperthermicperfusion ,IPHP)方法治疗进展期胃癌 ,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比较 ,IPHP的疗效满意。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IPHP组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31~ 75岁 ,平均 5 2 6岁 ;分期 :Ⅱb期 4例 ,Ⅲa~b期15例 ,Ⅳ期 3例 ;术后病理 :低分化腺癌 2 0例 ,粘液腺癌 2例。常规治疗组 2 8例 ,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34~ 72岁 ,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