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保留回盲瓣在预防短肠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广泛切除小肠后 (残留不足 60cm) ,保留回盲瓣在预防短肠综合征方面应用的意义。方法  7例肠梗阻、血管栓塞广泛肠坏死、外伤等原因导致小肠大部被切除后 ,剩余小肠在 40~ 60cm 5例 ;3 0~ 40cm 1例 ;2 5cm 1例。手术要点 :( 1)判断回盲部的回结肠动脉终末支有血运 ,才能保留回盲部。 ( 2 )拟吻合的肠切端必须有动脉出血。 ( 3 )切除无血运小肠时 ,采用紧贴肠壁游离系膜。 ( 4 )经阑尾残端置入橡皮管经回盲部到吻合口近端的小肠内 ,起减压作用。 ( 5 )早期应用肠外营养 ( parenteralnutrition ,PN)。 结果 无吻合口瘘。术后 2~ 3周进食后均出现大量腹泻 ,3~ 4周腹泻减少。半年以上均脱离PN治疗。结论 保留回盲瓣对于预防短肠综合征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胃癌全胃切除后 ,常用的术式是将空肠制成不同的形状代胃。对于结肠代胃 ,因手术难度较大而较少采用。我院自 1 997年 6月以来 ,施行全胃切除、带血管蒂结肠代胃术 4 6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36例 ,女 1 0例 ;年龄 38~ 76岁 ,平均 53 6岁。贲门癌侵犯胃小弯 32例 ,“革袋样”胃癌 3例 ,胃体癌 1 1例。按TNM分期 ,Ⅱ期 8例 ,Ⅲ期 38例。病理诊断 :腺癌 2 9例 ,粘液腺癌 1 2例 ,未分化癌 5例。全胃切除后 ,选结肠中动脉为供血血管 31例 ,选用左结肠动脉升支为供血血管 1 5例。结肠逆蠕动吻合 2 9例 ,顺蠕动吻合…  相似文献   
13.
自1989年5月~1996年6月,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58例肾盂积水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影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8例男49例,女9例,年龄9~58岁。首次超声诊断肾盂积水至经皮肾穿刺造影的时间最长3年,最短15 d。左肾积水33例,右肾积水20例,双肾积水5例。临床表现,肾区疼痛42例,肉眼血尿19例,镜下血尿13例。58例原静脉肾盂造影,病肾不显影47例,显影不满意1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量小肠切除后,保留回肠末端回盲瓣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13例大量小肠切除后,仅能保留10 cm以内回肠末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未出现明显短肠综合征表现。结论对于肠绞窄、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切除大量病变肠管后,保留回盲瓣对于预防短肠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保留回盲瓣对于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防止结肠内细菌向小肠迁移寄生有其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术前胃左动脉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贲门癌、胃癌行术前胃左动脉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5例贲门癌胃癌于术前行经股动脉超选择性胃左动脉插管,用大剂量碘油(10~20ml)进行栓塞灌注治疗。结果: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观察有效率达97.1%(34/35)。栓塞后无胃坏死穿孔及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生,全部病例术后均无吻合口漏。临床随访1a生存率94.3%(33/35),2a生存率80%(16/20),3a生存率72.7%(8/11)。结论:提示本疗法是贲门癌胃癌综合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应用活性炭细小微粒吸附抗癌药进行局部治疗各种肿瘤的效果、应用方法和毒副作用进行观察。方法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27例,其中消化道肿瘤26例,乳腺癌1例。将经气流粉碎制成的活性炭微粒吸附顺铂、卡铂或丝裂霉素,经内镜癌灶注射、胸或腹腔注射,进行局部用药治疗。结果 用活性炭吸附丝裂霉素治疗消化道肿瘤病人22例,临床症状均获缓解,瘤体缩小或消失者3例。生存6个月以上者16例,1年以上者3例。用顺铂和丝裂霉素治疗5例,其中乳腺癌1例,胃、肝转移4例,随访6~8个月,也均有好转。除腹腔注射有胃肠道症状及发热之外,无严重副作用。结论 用活性炭吸附抗癌药局部注射,可使癌肿周围药物浓度较高,提高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加化疗药物直肠内灌注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86例直肠襄患者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及单纯化疗组,均于手术前直肠内灌注相应药物,并对灌注前及手术后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病理标本、临床症状发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化疗组CD3、NK活性较灌注前下降,肿瘤周缘的细胞浸润多集中于1组;中药加化疗组的CD3、CD4、CD4/CD8、NK活性较灌注前明显恢复(P〈  相似文献   
18.
保留部分脾脏在肝硬化巨脾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化巨脾症行脾大部切除保留部分脾脏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脾大部切除(研究组)及脾切除(对照组)进行血细胞,免疫指标及促吞噬激素(Tuftsin)的对比研究,并对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EPP(,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对照组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研究组提高明显(P<0.05-0.001);研究组的IgA,IgM,Tufstin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01),术后两组FPP改变无差异,对照组术后持续发热例数较多,结论:两组术后均能降低门静脉压力,保留部分脾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一过性骤升,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不同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预后与手术时间的关系。方法 376例女性乳腺癌病人,根据ER和PR表达情况,将病人分为激素依赖组和非激素依赖组。激素依赖组包括ER(+)或者PR(+),共304例;非激素依赖组为ER和PR都为(-),共72例。根据手术时间及月经史,激素依赖组和非激素依赖组患者分为黄体期组和卵泡期组。观察所有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376例乳腺癌患者总5年生存率为76.1%,5年无病生存率为66.0%。激素依赖组患者黄体期手术,5年生存率为88.6%,高于卵泡期手术患者的69.9%(P〈0.05);5年无病生存率为75.9%,与卵泡期手术患者的6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激素依赖组患者黄体期手术,5年生存率为60.0%,5年无病生存率为55.0%,与卵泡期手术患者的62.5%与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期手术有利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对动脉导管未闭 (PDA) ,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手段多采用左后外侧切口进胸手术治疗。虽有电视胸腔镜下治疗PDA ,就目前国内外对PDA的治疗 ,都以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现尚无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操作完全替代传统手术操作的趋势。传统手术的安全性及时间短、费用低仍是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