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甘草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季宇彬  姜薇  范玉玲  尚明 《中草药》2004,35(9):1081-1082
在我国甘草药用历史悠久,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医学认为其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有“十方九草”之说。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 Linn.)多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记载其原植物有3种,即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e Bat和光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大气粗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LF)增殖作用的影响和DNA链的损伤作用以及番茄红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增殖试验(MTT)测定PM10、PM25以及番茄红素对HLF增殖作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PM10、PM25对HLF DNA的损伤程度以及番茄红素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PM10、PM25均能抑制HLF的增殖,当颗粒物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HLF的细胞存活率下降约10%,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大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下降,具有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P<0.01).同样质量浓度下比较,PM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大干PM10;PM10和PM25均具有明显的DNA损伤作用,当PMs质量浓度仅为50μg/mL时,即能够引起细胞DNA损伤(P<0.0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0.01),但PM25的损伤程度小于PM10;番茄红素可以有效地阻止由PM10、PM25导致的DNA损伤,浓度为25μmol/L的番茄红素即可明显减轻PMs对HLF造成的DNA损伤.[结论]PMs能抑制HLF的增殖、诱导HLF的DNA链断裂,番茄红素可以有效地减小PMs对HLF DNA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3.
洪敏  姜薇  罗小宁 《山西中医》2006,22(1):56-57
肥胖症是指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的一种病症,因其容易并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讨论的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排除了继发性肥胖之外的肥胖症。现就近5年来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系统性硬皮病的确切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多倾向于是血管异常、免疫学异常、胶原异常而引起的肺、肾、皮肤等器官的损伤。针对血管和免疫学异常的最佳干预和治疗时问应在疾病的早期,而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往往已经患病多年。因而针对胶原异常导致组织纤维化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仍将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系统性硬皮病组织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一般住院人群乙肝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的病原学诊断最常用的是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检测。通过检测可间接的多角度了解患者HBV感染、复制以及病情恢复情况。本组资料分析旨在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组合的分布情况,正确地理解检测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回顾2003年-2005年我院一般住院人群乙肝两对半的组合模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分析P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ople myeloma, MM)患者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调节性T细胞(Treg)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MM患者按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CD组(n=41)和VAD组(n=49),均给予4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ICAM-1、sVCAM-1及Treg变化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PCD组临床疗效优于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ICAM-1、sVCAM-1、Treg比例均下降,且PCD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D组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VAD方案,PCD方案对MM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reg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并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完全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8.
报告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Hallopeau—Siemens型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男,27岁。周身皮肤反复起水疱、破溃27年。患者出生后即出现四肢伸侧皮肤缺损,双手十指指甲完全缺如,双足十趾融合形成袜套样并趾。口腔黏膜反复发生溃疡,形成瘢痕致舌不能完全伸出。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透射电镜示:表皮下裂隙,致密板下锚丝纤维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109.
<正>日光性角化症(Actinic keratosis,AK)是一种癌前病变。目前其治疗方法种类较多,需结合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5%咪喹莫特乳膏新一代免疫调节剂,兼有抗病毒及抗肿瘤活性,可外用治疗日光性角化症。国内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一例仅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日光性角化症的临床病例,皮损改善较为显著。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主因右侧额部红斑反复破溃结痂2年余就诊。10年前患者右侧额部近  相似文献   
110.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双盲研究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6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氯雷他定进行比较。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5个研究中心共入选慢性荨麻疹患者213例,纳入疗效分析共206例,其中咪唑斯汀组104例,氯雷他定组102例。治疗结束时,咪唑斯汀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为80.8%,氯雷他定组为74.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16,P=0.28)。咪唑斯汀组于治疗后第1周时,对控制风团大小、每周发作次数及直观模拟标尺法(VAS)瘙痒程度平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3和P=0.02)。至第2、4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咪唑斯汀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为25.5%,差异无显著性(χ2=0.25,P=0.62)。结论 口服咪唑斯汀或氯雷他定10mg/d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相似,但咪唑斯汀似乎比氯雷他定组起效更快,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表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