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4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为制造插入式耳塞提供数据,我们用乳化石膏灌注成形法,造取外耳道模型,测量了500名男性成人外耳道口部与峡部的尺寸。外耳道口部多呈椭圆形,上下径为6.1~13.2mm,平均为9.71±4.09mm;前后径为4.6~10.6mm,平均为7.48±1.06mm。外耳道峡部形状较不规则,但渐趋圆形,上下径为5.0~11.2mm,平均7.76±1.13mm前后径为3.9~9.8mm,平均为6.74±1.02mm。外耳道口部与峡部的距离,以5~8mm者居多,占被测耳数的88.2%。由外耳道口外耳屏处向峡部走向有一水平前突角,其夹角多为135~145°。个人左右耳口径略有差异,但群体观察两耳数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2.
耳蜗电图包括微音电位(CM)和电位(SP)及动作电位(AP),它们都各自不同程度的反应耳蜗毛细胞的生理、生化机能状态,但微音电位无真正的阈值,和电位又要在较强的短声刺激条件下才出现,而且成因还不  相似文献   
43.
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显微外科之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耳科手术的进展。我院自62年来施行约600例镫骨手术中曾遇到两例罕见的先天性前庭窗缺如,行水平半规管开窗术,术后听力达应用水平。其中一例已随诊一年半,听力仍维持在出院时水平。  相似文献   
44.
普通X线照片是把患者需要诊断部位的整体投照到一张照片上,由于照射部位的厚度深度不同,各组织对X线的吸收有差别,使得影象重叠,正是需要观察的病灶因重叠而不清,难以得到明确诊断。为了从病理解剖学方面作器管内切片,  相似文献   
45.
迷路破坏术为听力已无实用价值的顽固性美尼尔氏病患者的常用手术,文献中对于其疗效及术后前庭功能代偿不良的原因等问题尚有争论。本实验试图从形态学观点探讨上述问题,作为临床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6.
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内,慢性扁桃体炎是最常见的疾病。慢性扁桃体炎病人占本科门诊初诊病人的12%左右,占本科住院病人的41%左右。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初学耳鼻咽喉科的军医最先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而扁桃体手术又是本科各种手术中的最基本操作;需要施  相似文献   
47.
他觉性耳鸣是一较少见的临床症状,国内外文献有散在的报导,治疗效果多不满意。我们于1980年遇一例他觉性耳鸣患儿,经耳颞神经封闭治疗,观察一年无复发,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8.
观察细胞外环境改变对外毛细胞功能的影响,对揭示神经性耳聋的机理很有意义。用显微机械法分离豚鼠耳蜗外毛细胞,观察到细胞外环境渗透浓度降低(280Osmmol/L)1min即可诱发离体外毛细胞短缩3.14±0.70%(t检验,以下同,P<0.01),伴直径增加。外环境渗透浓度升高(320Osmmol/L)5min可使离体外毛细胞伸长3.34±1.09%(P<0.05),伴直径缩小;交变电场(刺激电流I<0.1mA,刺激频率f=1~10Hz)的变化可使外毛细胞产生伸缩运动,在K ̄+100mmol/L,渗透浓度320Osmmol/L环境下外毛细胞随交变电场变化而产生的运动幅度,负相时减少43.14%(P<0.05),正相时减少46.17%(P<0.05)。外环境恢复正常后外毛细胞形状亦可恢复。讨论了外毛细胞的运动机制和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建立前庭神经节细胞(vestibularganglioncells,VGC)的分离及体外培养技术 ,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识别培养的神经细胞。一、材料和方法1.细胞分离和培养 :出生后 1~ 5d的ICR/ICR小鼠 10 0只 ,由日本关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处死后将颞骨置于 4℃Earle缓冲盐水液 (earlebufferedsalinesolution ,EBSS ;GBICO ,美国 ) ,自内耳道摘取前庭神经节 ,3 7℃下酶消化 2 5min ,EBSS冲洗 2次 ,加入培养液。单离的细胞被接种到硅胶培养皿底部的玻…  相似文献   
50.
内皮舒张因子对豚鼠耳蜗血管纹血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晓瑞  姜泗长 《耳鼻咽喉》1999,6(4):236-239
本实验利用活体显微镜摄像技术、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内皮舒张因子(EDRF)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保护作用。结果提示:(1)速尿组(F)动物,经静脉注射药10min后,耳蜗微动脉缺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2)地速尿/L-精氨酸组(F/L-Arginine)动物,EDRF能使速尿引起的微动脉缺血明显改善,血管纹血管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较单纯F组减轻;(3)速尿/L-硝基-精且(F/L-NNA)动物,耳蜗的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