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71.
整合素是在细胞表面广泛表达的黏附受体的大家族,通过整合素的定位、簇集,介导细胞对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附着,通过改变整合素对配体的亲和力,调节整合素介导的粘附,因而处在细胞运动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72.
目的 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PDGF刺激小鼠NIH 3T3细胞后,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38磷酸化程度的改变情况.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系统来观察PDGF对NIH 3T3细胞迁移的诱导作用,以及p38基因敲除对PDGF诱导的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PDGF能显著诱导NIH 3T3细胞迁移(P<0.001),且在此过程中p38能被磷酸化激活,p38基因敲除能阻断PDGF诱导的细胞迁移(P<0.001).结论 p38 MAPK参与了PDGF诱导的细胞迁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873.
中国卒中防治正面临巨大挑战。2018年,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49.49/10万,造成了157 万人死亡。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三位死亡原因,位列恶性肿瘤和心脏病之后。2013年,卒中年龄 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114.8/10万和246.8/10万人年。根据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1990- 2017年卒中造成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 of life lost,YLL)增加了14.6%,卒中由造成YLL的第三 位原因跃升为第一位;卒中造成的全年龄组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的 绝对数和百分率也呈持续增长趋势,2017年卒中是造成全年龄组DALY的首位原因。脑血管病的主要 危险因素包括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和酗酒)和既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房颤 动)。卒中存活者中最普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3.0%~84.2%)和吸烟(31.7%~47.6%),心房 颤动的比例相对最低(2.7%~7.4%)。这些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流行水平也较高,并呈持续 增长的趋势。根据最新的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现在吸烟率为26.6%(现 在吸烟人数为3.08亿)。18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5.2%;高胆固醇血症的标 化患病率为5.8%;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9%。40岁及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标化患病率为2.31%。 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HQMS)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53家三级 医院共计收治3 010 204例卒中住院患者,其中2 466 785例(81.9%)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447 609例(14.9%)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95 810例(3.2%)为蛛网膜下腔 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入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近60%为男性。在IS、ICH和SAH 中,分别有1555例(0.1%)、2774例(0.6%)和1347例(1.4%)为儿童卒中(年龄<18岁)。超过三分之 一(1 063 892例,35.3%)患者的医保类型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699 513例,23.2%)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89 361例,16.3%)。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 高血压(IS:67.4%,ICH:77.2%,SAH:49.1%),主要并发症是肺炎或肺部感染(IS:10.1%,ICH:31.4%, SAH:25.2%)。卒中住院患者的死亡/非医嘱离院率为8.3%,从IS患者的5.8%到ICH患者的19.5%。住 院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0.0(7.0~14.0)d,从IS患者的10.0(7.0~13.0)d到SAH患者的 14.0(8.0~22.0)d。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数据显示,指南推荐的IS、ICH和SAH患者关键绩效指标执行 的综合评分分别为0.77±0.21、0.72±0.28和0.59±0.32。  相似文献   
874.
目的 观察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2(HMGB2)在真核细胞中的定位和移位情况.方法 提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HMGB2编码序列.然后将该编码序列克隆到带有血凝素(HA)标记的载体pcDNA3-HA上,构建质粒命名为pcDNA3-HA-HMGB2,随后将其转染NIH 3T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仅转染质粒的细胞和质粒转染与亚砷酸钠刺激30min和1h后细胞内HA-HMGB2融合蛋白的定位及移位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聚合酶链反应(FCR)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并在NIH 3T3细胞中得到大量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FIA-HMGP2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经亚砷酸钠刺激后30min,部分细胞中的蛋白从胞核移位到胞质,刺激1h后蛋白则主要分布于胞质中.结论 成功构建带HA标签的HMGB2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效表达并正确定位、移位,为下一步深入研究HMGB2作用细胞的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75.
目的总结应用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TBSRTC)进行甲状腺细胞学诊断的经验,并对TBSRTC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完成甲状腺细胞学TBSRTC分级诊断的2 257个甲状腺结节的病理资料,并计算TBSRTC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诊断价值指标。结果 2 257个甲状腺结节中含Ⅰ级442个,占19.6%;Ⅱ级1 184个,占52.4%;Ⅲ级216个,占9.6%;Ⅳ级38个,占1.7%;Ⅴ级172个,占7.6%;Ⅵ级205个,占9.1%。以TBSRTCⅡ级为诊断良恶性的界点,若不纳入Ⅲ级结节,则TBSRTC分级的灵敏度为93.7%(236/252),特异度为86.6%(323/373),准确率为89.4%(559/625);若将Ⅲ级结节纳入分析,则TBSRTC分级的灵敏度为94.3%(267/283),特异度为74.9%(323/431),准确率为82.6%(590/714)。结论 TBSRTC分级在笔者所在医院的应用实践表明其真实性较高,是准确和可靠的甲状腺细胞学分类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876.
人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原核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hsRAGE)His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表达与纯化。方法PCR扩增hRAGE基因编码区的胞质外段,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重组于pET-14b载体中。利用酶切、序列分析鉴定克隆正确性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以尿素对获得的包涵体进行处理,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融合蛋白并进行复性。以Western印迹和ELISA法对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及与AGE的结合活性进行鉴定。结果克隆的hsRAGE完全正确.经过表达与纯化.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45000的融合蛋白。纯化得到的变性蛋白经复性后可被相应抗体识别。所得到的hsRAGE具有与AGE相互结合的活性,并能够抑制AGE绣导的内皮细胞NF-κB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sRAGE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且获得高效表达.得到大量的复性蛋白;该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原性,保持与AGE的结合活性.并能够有效阻断AGE-RAGE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77.
目的构建带TLR4信号肽的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pECFP-C1-SP)和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pEYFP-C1-SP)的质粒载体,为使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研究LPS在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TLR4信号肽的载体,用脂质体瞬时转染NIH3T3细胞,观察带信号肽载体和融合蛋白载体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DNA测序证明所构建的带TLR4信号肽的载体正确;酶切和DNA测序表明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正确,TLR4信号肽可以使蛋白主要表达在膜上。结论所构建的带信号肽的荧光蛋白载体是正确的,pECFP-C1-SP和pEYFP-C1-SP能够表达在细胞膜上,可有效地应用于膜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8.
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合可以使医学生的医疗技术、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得到培养.对于外科学教学来说,人文素质培养与医学科学教育的结合非常重要,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根据外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医学教育的经验,进行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授白大衣仪式、珍爱实验动物教育、手术观摩等一系列多样化的方式,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9.
用甲型流感病毒PR8株大剂量注射治疗老年小鼠S180腹水瘤,发现疗效不佳,小鼠生存率为零。为研究疗效不佳的原因,对荷瘤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总数及NK细胞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病毒治疗组老年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未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NK细胞杀伤率为14%,与对照组相同,而用病毒治疗的青年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升高,杀伤率为34.5%;淋巴细胞总数增长14.3%,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明显低于用病毒治疗的青年小鼠58.8%的增长率(P<0.0l).上述结果表明,病毒免疫治疗老年荷瘤小鼠时,小鼠的免疫监视功能未能被增强,这是造成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0.
目的探讨Wnt3a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对神经发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Wnt3aⅠ组、Wnt3aⅡ组、Wnt3aⅢ组、Wnt3aⅣ组和DKK-1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模型通过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的神经发生情况,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Wnt通路信号分子散乱蛋白-1(Dvl-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Wnt3a剂量升高,各组中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P<0.05),各组中Dvl-1与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也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给予经典Wnt通路抑制剂DKK-1后,Dvl-1、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与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中,Wnt3a可能通过经典Wn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发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