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目的:观察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lexa 594标记的转铁蛋白作为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观察指标,来研究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或ER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以及p38基因敲除对该过程的影响。 结果: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中,p38被磷酸化激活。SB203580的预处理或p38基因的敲除都能阻断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而PD98059的预处理对该过程没有影响。 结论: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的调控。  相似文献   
782.
目的:通过对影响细胞ELISA的关键条件和步骤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降低实验假阳性率,提高敏感性。方法:THP-1细胞接种96孔培养板,分别用脂多糖(LPS)刺激或不刺激作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将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的噬菌体分别与处理组及对照组细胞作用,洗脱未结合的噬菌体,加入HRP标记的抗M13单克隆抗体,分别用酶标仪和Kodak IS 2000R数码成像系统检测细胞与短肽的结合情况。并针对细胞的特性,在细胞的准备、固定、孵育和洗涤等关键步骤进行改进。结果:酶标仪和数码成像系统检测分别得到6个和8个可与细胞高亲和力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经过免疫荧光实验证实数码成像系统检测得到的8个阳性克隆均与细胞结合,并且数码成像系统多次测量值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本方法为蛋白质与完整细胞的亲和活性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3.
目的:研究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感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介导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及感染效率。方法: 在体外低密度扩增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 用细菌同源重组法构建巨细胞病毒(CMV)驱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pAd-EGFP), 用293包装细胞制备腺病毒, 用EGFP重组腺病毒感染rMSC, 观察重组腺病毒携带基因在MSC中的感染和表达情况, 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感染效率。用血清撤离加入β-巯基乙醇诱导Ad-EGFP感染的rMSC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结果:Ad-EGFP可高效感染rMSC, 感染率为(36±2)%, 而脂质体法转染质粒pTrack-GFP在rMSC转染效率非常低且不易成功;Ad-EGFP感染后的不同扩增代数的rMSC在受到β-巯基乙醇的诱导分化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型的突触形式。免疫组化鉴定发现这些诱导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 表明腺病毒介导外源基因转染后rMSC仍具有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潜能。结论:腺病毒载体具有较高的介导外源基因表达于rMSC的效率,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能够示踪rMSC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784.
应用细菌同源重组法快速构建和制备重组腺病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细菌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293细胞制备高滴度重组病毒。方法:自细胞周期相关激酶真核表达载体pCR31-CCRK中酶切出CCRK基因,亚克隆至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盒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形成转移质粒pAdTrack-CMV-CCRK,采用电穿孔或化学转化法在大肠杆菌BJ5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CCRK。以pAd-CCRK为模板,经DNA测序正确后,用Pac Ⅰ酶切线性化pAd-CCRK,转染293细胞,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EGFP的表达,采用PCR的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将重组病毒上清感染RAW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细胞重组病毒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携带CCR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病毒,重组病毒能在体外高效表达。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能够快速构建腺病毒载体,可高效制备均一的高滴度重组病毒,为CCRK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5.
FRET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自然》和《科学》杂志先后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人类从此进入了功能基因组时代。目前,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工作重点,随着蛋白质研究的进展,一项古老的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  相似文献   
786.
老年人吸烟、饮酒与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吸烟、饮酒及其他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及其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象为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分层随机抽样样本。共调查2096人,分析吸烟、饮酒及其他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吸烟的OR值为1.17(95%CI:1.01~1.35)。饮酒在男性脑卒中及脑梗塞的OR值(95%CI)分别是0.69(0.51~0.94)、0.71(0.52~0.98);调整其他主要因素后,吸烟致脑卒中、脑出血的相对危险性OR值(9596CI)分别为1.19(1.02~1.39)、1.53(1.03~2.27);饮酒似为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值(95%CI)为0.78(0.61~0.99)。另外与脑卒中有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家族史。结论 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适量饮酒对其似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7.
视紫质样GPCR中偶联氨基酸的变构通讯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小丹  卢智勇  邓亲恺  姜勇 《医学争鸣》2005,26(15):1435-1438
目的:预测视紫质样GPCR中由Leu-125等氨基酸组成的变构通讯网络。方法:基于视紫质蛋白的多序列比对,利用统计偶联分析方法计算该多序列比对中各氨基酸位点的统计能量,然后,提取该多序列比对在Leu-125氨基酸位点为异亮氨酸的序列组成子比对,根据子比对计算比对中任一位点和Leu-125氨基酸位点的统计偶联能量。结果:根据此统计偶联能量推测出与Leu-125偶联的氨基酸位点。结论:通过统计偶联分析推测出的与Leu-125偶联的氨基酸位点为研究证实了的视紫质样GPCR中的重要功能位点,它们构成了视紫质样GPCR的变构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788.
目的 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激光虹膜根部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4年1月间应用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Nd:YAG和氩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21例21眼,缩瞳后氩激光在周边虹膜360。度范围共击射约30点,再于鼻上方或颢上方击射周边虹膜,范围约0.5~1mm,然后用Nd:YAG激光击穿虹膜。结果 术前术后平均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1周眼压7~20mmHg,平均眼压14mmHg,暗室试验全部阴性。所有患者均可见周边切除孔沟通前后房,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加宽。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虹膜根部切除既可解除前房阻滞又可加深前房角,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89.
患者29岁,孕39周,孕1产0。因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妊娠合并巨大卵巢肿瘤”而于1999年5月17日入院。患者既往无妇科肿瘤病史,此次妊娠无异常,孕期查胎位正常。于3天前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妊娠合并巨大卵巢肿瘤”。入院查体:T36-7℃,P80次/分,R21次/分,BP16/10kPa。一般情况可,心肺(-),肝脾未扪及,脊柱四肢无异常。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10cm,子宫张力较大,LOA、胎心136次/分,无宫缩。内诊:外阴阴道无异常,宫口未开,胎膜未破。辅助检查:Hb10-5g/…  相似文献   
790.
扳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是较为常用的手法之一,尤其是在颈椎小关节紊乱、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俯卧位颈椎斜扳法,感受较深,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