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的表达,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平滑肌组织和肌瘤组织中VEGF和IGF-IR的表达.结果VEGF在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差异无显著意义.IGF-IR在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肌瘤内的表达明显高于肌层(P<0.05).结论VEGF在子宫肌瘤的发病过程中作用不大,可能充当促血管生长因子,为肌瘤提供血供,IGF-IR表达增高,与肌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美国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郗昊  姚蕾 《中国药事》2018,32(8):1043-1050
目的:研究美国药品安全监管改革机制,为完善中国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汇总分析2007-2018年美国药品安全监管改革关键措施。结果与结论:通过改革,美国建立了基于风险评估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和专业的监管队伍,有效鼓励创新并保证药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探讨在宫腔镜下行宫腔黏连剪刀分离术后使用几丁糖配合球囊导尿管来预防术后再黏连的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3月,53例在本院通过宫腔镜诊断为中度宫腔黏连的患者均在B 超监测下经宫腔镜行剪刀分离术,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球囊充水3~5 ml,充水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同时宫腔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3 ml,导尿管持续开放7 d,术后第2天起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次/d,3 mg/次,共3个月,若阴道流血较月经量多停用5 d后继续服用.结果 53例中度宫腔黏连患者术后随访6月,术后第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37例(69.8%),月经少但较前增多14例(26.4%),经量明显多于平素经量1例(1.9%),仍闭经或月经少且较前无增多1例(1.9%);宫腔形态恢复正常45例(84.9%),基本恢复正常7例(13.2%),术后宫腔再次黏连1例(1.9%).结论 宫腔镜剪刀分离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并辅以几丁糖和戊酸雌二醇综合治疗来预防术后宫腔黏连复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有很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宫颈癌仍然是女性第二高发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宫颈癌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1],HPV感染可以认为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但只有一少部分持续感染HPV的患者,这表明HPV感染并不足以导致肿瘤的发生,其中激素、性伴侣个数、怀孕的年龄以及遗传背景等在宫颈癌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2].  相似文献   
106.
高志峰  姚蕾 《药品评价》2012,9(17):42-44
通过分析药害事件的起因并结合实践,提出相关建议。从质量源头提升对药害事件的防范能力。通过引入全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质量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药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 8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 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 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与利百膜腔同赈和于中孕引产的效果。方法:对60例妊娠14~28周有引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1)试验组:30例,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12h1次,共6次,总量150mg,第4日改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在胎儿娩出前每隔3h服用1次;(2)对照组:30例,经腹羊膜腔内穿刺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在引产成功率、所需时间、有无残留及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报导了咪唑类抗真菌药物联苯唑的合成。经过付克酰基化、还原、氯代和 N-烃化四步反应可得到产品联苯唑。反应中无高温高压,无特殊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