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目的:分析肝癌(HCC)组织及外周血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GP73表达;收集肝病患者外周血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P73水平。结果:肝癌、癌旁组织GP73均有表达,但癌组织GP73蛋白条带灰度均值为480.7,明显高于癌旁(209.0,t=6.453,P〈0.001)。外周血GP73水平,正常对照组(28.83±21.00)ng/mL,慢性肝炎组(49.86±40.46)ng/mL,肝硬化组(62.30±56.30)ng/mL和肝癌组(87.25±78.41)ng/mL,肝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肝病各组(P〈0.05);肝癌患者血GP73表达与HBV感染、伴肝外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血AFP呈显著正相关(r=0.961,P〈0.05);经临床综合评价,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FP为0.877,GP73为0.931,且两者对肝癌具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GP73过表达与肝癌发展密切相关,它的定量检测有助于肝癌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282.
环状核糖核酸(circular ribonucleic acid, circRNA)是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与RNA领域研究的新热点之一。与传统含5′和3′末端的线性RNA不同,circRNA分子呈封闭环状结构,为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分子,富含microRNA(miRNA)结合位点,在肝细胞中起miRNA海绵(miRNA sponge)作用,以竞争性内源RNA机制调控miRNA抑制/促进靶基因表达,在HCC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述评了circRNA在HCC进展中表达、调控机制及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83.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在肝癌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关系。方法:以自身配对法分别收集经手术切除患者的肝癌及其癌周组织各35份,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癌及其癌周组织NF-κB表达、胞内分布,以及病理学特征。结果:NF-κB阳性表达物呈棕黄色颗粒状染色,癌组织中NF-κB点灶状表达,定位于胞浆和细胞核;而癌周组织NF-κB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浆,未见细胞核阳性。定性观察肝癌组织中NF-κB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周组织,癌组织NF-κB表达阳性率为100%,癌周组织为68.6%,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3.1,P<0.01)。肝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肿瘤数目、HBsAg和肿瘤直径无关。结论:肝癌组织中NF-κB过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4.
我们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分析了位于肝癌高发地区的南通市郊不同肝病患者中HGV感染率 ,并分析了反映肝细胞损害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腺苷脱氨酶 (ADA)和鸟嘌呤酶(GUA)活性。1 研究对象 在 1997年 6月至 1997年 12月期间 ,收集通医附院住院病人血清 40 2份其中急性肝炎 (AH) 4 9例 ,慢性肝炎 (CH) 10 3例 ,肝炎后肝硬化 (LC)4 5例 ,原发生性肝癌 (PHC) 31例 ,其他非肝病患者 174例 ,肝炎、肝癌患者分别按全国第五届传染病及寄虫病会议及南宁肝癌研究协作会议标准核实诊断。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以一次…  相似文献   
285.
目的: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表达水平。方法:对象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0-07/2001-05肺癌手术中新鲜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了VEGF在38例肺癌组织的胞内定位及其表达状态;并测定癌、癌旁及远癌组织中总RNA水平,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8例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6%,其中在Ⅲ期、Ⅳ期肺癌达90%,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为84%,癌组犤(1.44±1.06)ng/g组织犦总RNA水平高于癌旁组犤(0.63±0.24)ng/g组织犦和远癌组犤(0.50±0.27)ng/g组织犦,并与总RN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基因扩增显示VEGF121和VEGF165为肺癌组织中表达的两个主要基因片段。结论:肺癌组织中VEGF呈过度表达状态,VEGFmRNA分析可以作为肺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8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热休克蛋白(HSP)gp96及基因的动态表达与变化.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0.05%)喂饲SD大鼠诱发肝癌,观察肝组织病理组织学(HE染色)改变,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SPgp96基因片段;以免疫组化分析肝细胞癌变过程中HSPgp96的动态表达.结果:SD大鼠在喂饲2-FAA后,在诱癌早期肝细胞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见大量癌巢结节.正常肝HSPgp96表达较少,肝细胞癌变过程中HSPgp96表达增加.结论:HSPgp96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其在癌变初期的过表达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8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分别与紫杉醇(Taxol)、阿霉素(ADR)单独或联合孵育HL-60细胞株能否增强凋亡诱导作用,并进一步研究bcl-2基因及家族bax、bcl-x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用台盼兰拒染法观察细胞生长活力;2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3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药物孵育前后细胞凋亡率(AP)的变化;4用RT-PCR法检测药物孵育前后bcl-2基因及其家族bax、bcl-x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ATRA能增强Taxol和ADR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ATRA能增强HL-60细胞对Taxol和ADR诱导的细胞凋亡;3在ATRA与Taxol、ADR联合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中,bcl-2、bcl-xl基因表达下降,bax、bcl-xs基因表达增加。结论:ATRA能增加Taxol和ADR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bcl-2基因及家族bax、bcl-x基因参与了ATRA与Taxol、ADR联合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288.
肝细胞癌(HCC)预后极差,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甲胎蛋白(AFP)作为肝癌标志,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新的基因标志可与AFP互补诊断,有助于肝癌诊断及转移、术后复发的监测。本文重点评价了基因标志在肝癌诊断及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289.
目的:探讨了肝癌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表达及其改变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HE染色)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在癌变不同时期定量观察核蛋白、NF-κB和TNF-α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人肝癌癌灶及癌旁组织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大鼠在喂饲2-FAA后,正常肝细胞在诱癌早期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阶段肝组织中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可见大量癌巢结节,均为高分化肝细胞癌。在正常肝细胞中仅见较低水平的NF-κB和TNF-α表达。诱癌后,随着肝细胞组织形态的变化,肝组织中NF-κB和TNF-α表达依次增强,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两者的表达高度相关(r=0.81,P<0.01);人肝癌的癌灶组织中NF-κB的表达,也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强(P<0.01)。结论:肝细胞癌变早期NF-κB信号转导途径激活和TNF-α呈过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290.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蛋白(Alb)基因在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外周血中Alb的基因片段分析在原发性肝癌(HCC)、慢性肝病和非肝病患者外周血中血白蛋白基因表达。结果:67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lb基因的检出率为59.7%,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患者(P<0.01),但与急性肝炎组无明显差别(P>0.05);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Alb基因片段阳性率分别为33.3%、36.8%和76.9%;肝内有无转移的肝癌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尤其在伴有肝外远处转移的肝癌中,Alb基因全数阳性(100.0%)。结论:分析外周血中Alb基因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肝癌远处转移判别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