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恒河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可否产生某些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活性因子,为HIV/AIDS病原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收集的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和未感染SIVmac239的CD4^+T淋巴细胞的上清对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3H thyrnidine uptake assay判断其是否抑制B淋巴细胞的DNA合成,用凝胶电泳方法检测DNA合成抑制的凋亡机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上清含有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其抑制效果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些因子可较强的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最高抑制率可达81%。凝胶电泳试验结果未见DNA梯状条带。Western blot试验发现Cvclin D1表达被抑制。结论SIVmac239感染CD4^+ T淋巴细胞可产生抑制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此因子可较强的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DNA的合成,但并不引起B淋巴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为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的产生。使B淋巴细胞停止在G1期,即抑制作用的主要机制为细胞被捕获在细胞周期的G1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恒河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CD4 T淋巴细胞后可否产生某些抑制B淋巴细胞的生长活性因子,为HIV/AIDS进一步的病原学研究和控制提供有益的线索。方法用MTT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收集的SIVmac239感染的CD4 T淋巴细胞(C8166)上清和未感染SIVmac239的CD4 T淋巴细胞的上清对恒河猴B淋巴细胞(MM133)增殖的抑制作用情况。结果SIVmac239感染的CD4 T淋巴细胞(C8166)上清含有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且其抑制作用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SIVmac239感染CD4 T淋巴细胞(C8166)可产生抑制B淋巴细胞(MM133)生长的因子。  相似文献   
23.
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双氯芬酸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4.0%,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治愈率44.0%,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JOA评分中,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上下楼疼痛"项目中,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行走疼痛"与"功能总分"项目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头发微量元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能使患者下降的微量元素水平明显上升,这可能是针刀配合手法有效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仅全血粘度低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循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究孕妇年龄与围产期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9-2012年广东省21个地市共58家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数据的孕妇年龄和胎儿出生缺陷进行分析,计算出生缺陷率及其RR值,以确定孕妇年龄与出生缺陷的关联.结果 2009-2012年共有789,319例围产期胎儿,出生缺陷有29,11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69/万.孕妇年龄为<20岁、20~24岁、25~29岁、30~34岁和>35岁的出生缺陷率分别为365.43/万、358.02/万、355.30/万、379.41/万和439.74/万,其中25~29岁的出生缺陷率最低(RR:0.97;95%CI:0.90-1.05),>35岁最高(RR:1.20;95%CI:1.10-1.30).结论 孕妇年龄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关系密切,应加强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的孕前、孕早期保健宣传,并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估广州地铁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i,CoNS)污染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广州市地铁7条线路的起始站、终点站及中转站,并随机抽取部分沿途独立站点,每个站点对自动售票机、滚动电梯扶手、车厢座椅、扶手、竖杆进行棉拭子采样,送回实验室进行SA、MRSA和CoNS的分离鉴定。结果 305个样品中分离出208株葡萄球菌(占68.2%),其中4株MRSA(占1.3%),20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占6.5%),182株CoNS(占59.7%)。3种细菌在7条线路的检出率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是,MSSA和MRSA在各个采样点间的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SSA污染率较高的是拉环(13.1%)和竖杆扶手(9.8%)。MRSA污染率较高的是座椅(3.3%)和竖杆扶手(3.3%)。结论首次在地铁车厢分离出MRSA,MRSA物体表面污染率达1.3%。MSSA污染率达6.5%,CoNS污染率(59.7%)最高,所以地铁环境存在葡萄球菌传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8.
越橘总黄酮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中药越橘总黄酮是否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我们对越橘的乙醇提取物一总黄酮进行了体外抗菌实验和抗病毒的动物实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药物:越橘全草的乙醇提取物——越橘总黄酮,该药为淡黄色粉末,1克纯品相当生药200克,其LD_(50)为1.673g/kg。 2.菌株:从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买的标准菌株。 3.病毒: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刘瑞璋教授驯化的引起小病鼠肺炎的流行性感冒病毒(A_1)株。 4.动物: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动物室提供的昆明系健康杂交小白鼠。 5.方法: (1)抗菌实验: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K-B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blaIMP和aac(6’)-1b;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从院内感染患者中分离出1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这些菌株对哌拉西林(PIPC)、头孢他定(CAZ)、头孢匹罗(CPR)、头孢吡肟(CFPM)、盐酸头孢唑兰(CZOP)、舒巴坦/头孢哌酮(S/C)、亚胺培南(IMP)、美罗培南(MEPM)、叠氮脱氧胸苷(AZT)、阿米卡星(AMK)、妥布霉素(TOB)、庆大霉素(GM)、硫酸异帕米星(ISP)、左旋氧氟沙星(LVFX)产生耐药或中介。其中1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号到9号菌株,都检测到了blaIMP和aac(6’)-1b基因,10号菌株没有检测到blaIMP和aac(6’)-1b基因。检测到blaIMP基因表明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检测到aac(6’)-1b基因表明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RAPD PCR实验结果显示10株铜绿假单胞菌共分5个基因型,其中1、2、3号菌株基因型谱一致,可判定它们具有高度同源性,将其归为基因型谱A类。5、6、7号菌株的基因型谱也一致,可判定这几株菌株间具有高度同源性,将其归为基因型谱B类。4号和8号菌株的基因型谱一致,判定这两株细菌具有高度同源性,将其归为基因型谱C类。9号菌株和10号菌株有别于其他菌株的型谱,分别将其归为D和E类。结论 1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有9株携带blaIMP和aac(6’)-1b基因,1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经RAPD PCR分析,得出5个基因型,其中发现有几株菌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耐药基因PCR检测和RAPD PCR分析可得出比单纯药敏试验更为精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广州市海珠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的情况,为做好登革热病毒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收集海珠区15个村及旧疫点捕获白纹伊蚊成虫和幼虫(实验室培育羽化成成蚊),提取登革病毒RNA,One step SYBR Green I实时RT-PCR进行检测。结果 2008年4月~2010年10月从广州市海珠区采集的679批白纹伊蚊(8495只)中,共检测出3份阳性结果,分别来自登革热疫点和旧疫点,经测序证实为登革Ⅰ型,其余为阴性。最低感染率为0.34%。结论本研究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比率较低,可能与登革病毒在蚊体内传代的递减效应、采样时间滞后以及广州登革热非连续性爆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