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建立灯盏花素缓释胶囊中野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色谱柱(4.6 mm ×150 mm,5 μ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0.1%磷酸溶液(14∶14∶7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5 nm。结果 野黄芩苷在24.45~293.46 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野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3.61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灯盏花素缓释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增效灭鼠剂的增效作用机制,并观察实验性增效灭鼠剂对鼠类中毒后病理组织变化,为提高灭鼠效果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模型,检测增效灭鼠剂对大鼠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观察大鼠实验性增效灭鼠剂中毒后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单独增效剂能引起大鼠CT、APTT延长以及FIB的增加;杀鼠迷组与增效杀鼠迷组CT、PT、APTY均显著延长,FIB显著减少;相对于杀鼠迷组,增效杀鼠迷组CT、PT、APTT显著延长,FIB减少。中毒鼠内脏病理学观察发现,增效灭鼠剂能引起更大程度的胃肠表面黏膜破坏而导致溃疡,肺静脉血管出现破裂及肝组织损伤坏死。结论增效剂本身具有抗凝血功能,同浓度的增效杀鼠迷组比杀鼠迷组具有更强的抗凝血功能;增效灭鼠剂导致鼠类内出血并引起肝脏损伤,进一步阻碍肝脏凝血功能和其他正常生理功能,而增效剂本身并不会造成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3.
连续动态观察乳酸脱氢酶对MDS预后判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动态观察MDS患者的乳酰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LDH对MDS患者预后判定的意义。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9年确诊的163例MDS患者,诊断时的LDH的表达水平,随访患者的LDH的变化情况及其与MDS的预后、生存期和疾病进展的关系;监测血细胞、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核型,并分析其与LDH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63例患者在诊断时LDH表达值为214U/L(102-865U/L),LDH升高组MD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6月,LDH正常组MD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6.8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按照IPSS预后积分系统分类,LDH升高多在中危-2和高危组,与低危和中危-1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疾病进展的MDS患者的LDH值比诊断初期和进展前明显升高,而无疾病进展的MDS患者的LDH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范围,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预后指标比较,LDH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LDH值可作为MDS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MDS进展和白血病的发生,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SBAR沟通模式联合Mini-CEX评价模式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70名实习护士,按照实习年度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5名,实验组实行SBAR沟通模式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教学.观察两组基于Mini-CEX评价模式下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凝反应法检测黄毛鼠对抗凝血杀鼠剂抗性的可行性.方法:以杀鼠灵(warfarin)抗药性区分剂量(10mg/kg)单次灌胃处理结合致死期食毒抗性检测法(LFP)筛选出黄毛鼠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在不同时间段采集试鼠血浆,通过检测试鼠血浆的凝血酶活度(PCA)建立黄毛鼠凝血反应标准曲线,并分析抗性区分剂量处理后抗性个体与敏感个体PCA的变化差异.结果 建立了黄毛鼠的凝血反应标准曲线:INR(y)=34.984/x+ 0.688 (x=PCA)(R2=0.992);以10 mg/kg为区分剂量单次灌胃处理后,抗药性黄毛鼠个体的PCA虽有所下降,但可在2~3 d内恢复到正常凝血水平的17%左右;敏感个体的PCA可下降到很低,且不能恢复.结论 证实了以血凝反应法检测黄毛鼠对抗凝血剂抗药性的可行性:杀鼠灵10 mg/kg为区分剂量单次灌胃处理4d后,以PCA=16.5(或INR=4.4)作为阈值来区分黄毛鼠抗药性与敏感性个体,是准确、简便的抗药性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鸡的安全性.方法 试验设不育剂饵料4个浓度为0、10、15、20 mg/kg,对鸡连续无选择饲喂10d,给药结束继续观察30 d后解剖所有个体,记录鸡的一般体征、取食量、体重、产蛋率、内脏器官等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评价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非靶动物的安全性.结果 不育剂处理下鸡的一般体征无明显异常,对照组的取食量最高为(0.44 ±0.12)g/kg,3个不育剂处理组取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鸡平均食入纯药量最高为20 mg/kg的处理达(4.20±1.44) μg/kg.3个处理组鸡的体重有暂时性下降,而对照组鸡的体重持续增长.3个处理组鸡的产蛋率均有下降,15 mg/kg处理组下降幅度最多,达到49.3%,第41~50天,3个不育剂处理组产蛋率回升均可恢复正常.解剖检查脏器,3个不育剂处理组均无明显异常,内脏系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鸡毒性较小,最高浓度20 mg/kg连续无选择饲喂10d不会导致鸡死亡,虽然不育剂会使鸡的体重和产蛋率下降,但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17.
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理论性强,其中许多知识具有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普遍认为生理学知识庞杂,难于理解和记忆。事实上生理学从研究方法和知识获得的角度来说,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也就是说,生理学的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训练学生的科学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随访的1~4岁脑瘫患儿142例,按体格发育情况分为脑瘫发育迟缓组(82例)和脑瘫发育正常组(60例);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分为运动功能轻度障碍组40例(GMFCS 1~2级)、中度障碍组72例(GMFCS 3~4级)、重度障碍组30例(GMFCS5级),同时选取正常发育儿童57例作为对照组。探讨椎体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钙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骨密度与GMFCS 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脑瘫患儿的椎体和股骨近端的BM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腰椎(0.46±0.11) g/cm2 vs (0.56±0.13) g/cm2,P<0.001;股骨近端(0.43±0.06)g/cm2 vs (0.53±0.12)g/cm2,P<0.001]。脑瘫患儿椎体和股骨近端水平BMD与GMFCS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腰椎r=-0.363,P<0.001;股骨近端r=-0.491,P<0.001)。脑瘫患儿的血清钙及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GMFCS分级越高,血清钙及IGF-1水平就越低。结论 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表明脑瘫患儿骨代谢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9.
湛江地区黄毛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测定黄毛鼠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敏感性,为黄毛鼠的抗药性检测提供敏感种群本底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做无选择性摄食试验。将试鼠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摄食0.0002%溴敌隆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黄毛鼠性别之间对溴敌隆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P50〉0.05),故将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0.52+7.58x,LFP50、LFP99及其95%置3U信限分别是3.90(3.55~4.28)和7.90(6.24~10.00)。结论按WHO修订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湛江地区黄毛鼠对0.0002%的溴敌隆毒饵食毒期超过8d存活为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认识着手,重点阐述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现况和鼠疫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对鼠疫的影响,及其所必须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