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567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97篇
  1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探讨高通量透析(HFHD)和低通量透析(LFHD)对MHD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疗效。方法选择稳定血液透析病人60例,先进行低通量透析,每周3次,共3年,然后生存的患者再进行高通量透析3年。观察低通量透析治疗后及高通量透析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甲状旁腺素、β2-MG、心胸比例的变化。结果HFHD与LFHD治疗对血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清除无明显差异;HFHD对甲状旁腺素、β2-MC清除明显高于LFHD;对血压、心胸比例的改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HFHD与LFHD治疗对生存率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通量透析治疗可更有效的清除大中分子毒素,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不低于低通量透析;可改善营养状况,使血压稳定,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2.
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我院自2003~2006年共收治老年人呼吸道感染57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分析1一般资料57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男35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9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例,肺内感染19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继发感染18例,肺癌及肺结核并肺内感染各2例,支扩及肾癌并肺炎各1例。  相似文献   
103.
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国儿童哮喘两次大规模调查[1-2]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于全球总的哮喘患病率上升趋势一致[3].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 经广泛切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6例DFSP患者临床随访结果,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广泛性切除治疗,194例(89.8%)达完全切除,16例(7.4%)切缘阳性,另有6例(2.8%)切缘距肿瘤组织<1 mm,22例切缘不理想的患者术后行辅助放疗.无复发组(A组)及复发组(B组)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1%、81.4%,2组间比较,P=0.001.本组共有6例出现远处转移,总死亡率为2.8%.结论 DFSP患者接受距肿瘤边缘2.5~3.5 cm的广泛性切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整体预后良好.肿瘤复发后浸润深度增加,切缘阳性率升高,最终导致无瘤生存率降低.多次复发切除有造成肿瘤细胞去分化、致使其恶性程度增加及引起远处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α-2bIFN)对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的治疗效果以避免慢性化率。方法分析2001年3月至2005年6月住院确诊的5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基因重组α-2b IFN300万U肌内注射,隔日1次,连用12周。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结果对50例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达96%,对照组为6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α-2bIFN能明显促进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从而有效地降低慢性化的发生率,但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讨论了寒水石的组成特征,鉴别方法以及它们相应的药理效应,并指出“寒水石”是一种成份多变的矿物药名,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7.
1982年1月~1983年4月我科诊治了172例17天~12岁的细菌性痢疾患者(均经病原菌证实)。为了评价利福平的疗效,将逢单日初诊的病例列为治疗组,共80例,利福平的治疗剂量为10~15mg/kg/日,分1~2次口服,5~7天为一疗程。逢双日初诊的列为对照组,共92例,用氯霉素、痢特灵、SMZ_(co)等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停药3天后连续3天大便培养均阴性者为治愈病例。治疗组近期治愈率达87.5%,对照组为56.5%。两组间的统计学处理具非常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失败病例中有30例改用利福平获得痊愈。本文证实利福平为治疗小儿菌痢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尽管小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HIE)是安全的,但仍需大规模的临床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本研究目的通过临床多中心研究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安全性。方法:入选标准:生后6 h以内;胎龄 ≥36周,体重≥2 500 g;脐动脉血气分析 pH < 7.0或BE ≤-16 mmol·L-1或生后1 min Apgar评分 ≤ 3并持续到5 min仍然 ≤ 5;生后6 h内出现脑病的临床表现或EEG明显异常。排除标准:严重先天性疾病、合并感染、其他原因导致颅内损伤、严重贫血(Hb < 120 g·L-1)。从2002年5月- 2006年2月共收集246例不同严重程度的新生儿HIE,随机分为治疗组(低温治疗)134例和对照组112例。低温组和常温组各失访17例和12例,故有效病例共217例(低温组117例,对照组100例)。低温组生后6 h内开始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鼻咽部温度(34±0.2)℃℃,肛温维持在35℃以上,持续72 h,然后自然复温。常温组维持肛温在36~37.5oC。两组均进行心电、血压、经皮氧饱和度、鼻咽部温度和肛温监测。发现心率失常者进行EEG检测。观察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死亡率、严重心律失常、静脉血栓或出血、难以纠正的低血压。低温组72 h时检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及血气分析。观察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低温组和常温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7.9%和25%(P=0.20),死亡原因中两组均以重度脑病(低温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和7%,P=0.96)和呼吸衰竭(低温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和6%,P=0.8)为主;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和DIC;低温组发生DIC和消化道出血患者各1例;两组均未出现难以纠正的严重低血压和大静脉血栓。低温组和常温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 1.7%和2%(P=1.0)。低温治疗期间心率降低,但仅有4例(3.4%)患儿心率低于80次/分钟;两组之间血压、肝及肾功能、电介质、血生化、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结合全身轻度低温72 h治疗足月新生儿HIE是可行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04年11月30日之前入选的至今已经完成18个月随访的新生儿HIE患儿共187(低温组104例,对照组83例)例进行初步疗效分析。低温组生后6h以内开始选择性头部低温联合全身轻度低温治疗,维持鼻咽部温度34±0.2℃,直肠温度维持在34.5℃以上;持续72h,然后自然复温。常温组维持直肠温度在36~37.5℃之间。生后 18个月进行神经发育评估(Gesell,s Development Diagnosis),主要观察严重伤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患儿存在脑瘫或智力发育迟滞中的任何一项定义为严重伤残。结果:187例中共失访30例(16%),实际有效病例157例(低温组88例,常温组69例)。低温组和常温组死亡和严重伤残的联合发生率分别为31.8%和50.7%(odds ratio:0.45,95% CI 0.23-0.86,P=0.02);其中死亡率分别为20.5%和31.9%(odds ratio:0.54,95% CI 0.26-1.11,P=0.10);严重伤残率分别为14.3%和27.7%(odda ratio:0.43,95% CI 0.17-1.11,P=0.07)。进一步分析亚低温对不同严重程度的HIE的治疗效果,在中度HIE患儿中,低温治疗组死亡和严重伤残的联合发生率为24.2%,较对照组(52%)显著降低,(odds ratia:0.29,95% CI 0.10-0.9, P=0.03);重度HIE患儿低温组和对照组的死亡和严重伤残的联合发生率分别为为55.6%和73.3%(P=0.13)。结论:选择性头部低温联合全身轻度低温72小时,可以显著降低HIE新生儿严重伤残率的发生,尤其是中度HIE患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及鼾症儿童多导睡眠图的特点及多导睡眠图对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74例OSAHS儿童及62例同年龄组原发性鼾症儿童进行整夜多导睡眠(PSG)监测,并进行比较,观察呼吸紊乱指数、觉醒次数、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等16项指标。结果与鼾症组相比,OSAHS儿童周期性腿动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的呼吸紊乱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SG是鉴别诊断儿童OSAHS与鼾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PSG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强调PSG是诊断儿童睡眠有关疾患,特别是OSAHS的分型、病情评价的有用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