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肾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尿酸血症组和非布司他组,每组15只。高尿酸血症组和非布司他组大鼠采用氧嗪酸钾灌胃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非布司他组大鼠每天给予7.2 mg·kg-1非布司他,对照组大鼠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4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大鼠尿量和饮水量升高(t=5.317,t=3.674,P<0.05),体质量降低(t=6.374,P<0.05),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t=21.463,t=15.342,t=4.603,P<0.05),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升高(t=35.761,t=44.168,P<0.05),肾组织中ASC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17.064,t=26.314,P<0.05);与高尿酸血症组比较,非布司他组大鼠尿量和饮水量降低(t=4.027,t=2.976,P<0.05),体质量升高(t=3.694,P<0.05),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降低(t=13.064,t=7.461,t=3.528,P<0.05),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降低(t=24.162,t=17.314,P<0.05),肾组织中ASC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8.061,t=11.057,P<0.05)。结论:非布司他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肾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及其下游炎性因子水平发挥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中国人对氧磷酶-1(PON-1)基因55位、192位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及是否影响CHD的病变程度。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经Judkins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证实的151例CHD患者和61例非CHD的对照人群进行检测,分析PON-1基因55、192位多态性,以及其与Gensini积分表示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55位L等位基因频率为91%,高于对照组的87%(χ2=6.66,P<0.01)。CHD组192位B等位基因频率为65%,高于对照组的29%(χ2=45.07,P<0.01),CHD患者3种基因型间冠状动脉积分存在差异,BB基因型具有更高的冠状动脉积分(H=11.631,P<0.01)。结论: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与CHD之间有关联;而未发现PON-1基因55位多态性与CHD有关系。PON-1基因55位L等位基因、192位B等位基因与CHD的发病有关,而且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影响了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 ury,MIRI)的保护作用,为他汀类药物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心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成年雄性 SD 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IR 组及实验组(Statin 组)各14只。Sham 组与 IR 组术前给予生理盐水2 mL/d灌胃4周,Statin 组给予匹伐他汀0.42 mg·kg-1·d-1,溶解成2 mL灌胃4周。制作大鼠心肌 IR 模型:Sham 组冠状动脉下只穿线,不结扎;IR 组、Statin 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松解120 min。术后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水平,留取结扎线下部分心肌组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心肌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伊文思蓝双染色法测定各实验组心肌梗死面积及缺血区面积。结果与 Sham 组相比,IR 组、Statin组的血清 CK-MB 升高,T-SOD 含量下降(P <0.01);Statin 组 CK-MB 升高程度不及 IR 组(P <0.01),T-SOD 含量下降程度不及 IR 组(P <0.01)。IR 组和 Statin 组危险区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IR 组相比,Statin组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 <0.01)。结论匹伐他汀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再灌注后心肌坏死程度,减轻MIRI。  相似文献   
94.
20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氯沙坦组,分别灌胃给药1周,以600次/分的频率起搏心房8h后,生理盐水组心房肌细胞可见线粒体肿胀、变形、嵴排列紊乱,部分可见断裂、融合或消失,糖原颗粒聚集、溶解,部分心肌肌节排列紊乱。氯沙坦组上述变化较轻。结论:氯沙坦可以减轻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的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95.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bisoprolol,商品名博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failure,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83例,按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随机分成比索洛尔干预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高血压及抗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常规治疗,但对照组不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干预组患者加用比索洛尔1.25~10mg/d,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心功能分级及左室超声舒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比索洛尔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后左室等容松弛减慢指标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time,IVRT);左室早期充盈减慢指标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最大速度E峰、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E峰减速时间(decelerationtime,DT);以及左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heart rate,HR)等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比索洛尔干预组IVRT、E、E/A、DT、LAD、HR等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可显著降低心率、降压,改善心功能分级和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6.
心房颤动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备战  戚国庆  夏岳 《临床荟萃》2005,20(9):538-539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中总发病率达1%,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65岁以上者达5%,超过75岁者达10%,器质性心脏病达40%,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然而,目前尚无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这就促进了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笔者就其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家兔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电重构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家兔28只,随机分为心脉隆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4只。心脉隆注射液组以心脉隆注射液5 mg/kg每日08:00、16:00耳缘静脉输注给药5 d。生理盐水组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耳缘静脉输注给药5 d。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测量两组家兔心房快速起搏前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然后以600次/min的频率对两组家兔分别进行快速心房起搏,测定起搏6 h后的AERP。结果生理盐水组快速起搏6 h后AERP200和AERP150较起搏前缩短,与基础状态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脉隆注射液组快速起搏6 h后AERP200和AERP150较起搏前无明显缩短,与基础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快速起搏可以使心房发生电重构;心脉隆注射液可以预防快速心室率引起的心房电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