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家兔急性心房颤动模型的心房肌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0.9%氯化钠溶液起搏(NSP)组、氟沙坦起搏(LP)组。观测每组基础状态、快速心房起搏时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及心房肌L-型钙通道的电流密度(ICa-L)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快速起搏8h后NSP组AERP的下降较LP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较NSP组心房肌IC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标准差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可以抑制快速心房起搏引起AERP缩短及心房肌ICa-L离散度增加,从而减轻心房颤动(AF)的电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制作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动物模型的方法,并研究房颤的心房电重构现象。方法 20只家兔分别应用BL-420生物机能系统电刺激仪以600次/mln的频率起搏心房8 h,并分别于起搏前、起搏后0.5、1、2、4、6、8 h及停止起搏后10、20、30 min重复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1)经快速起搏8 h,2例成功诱发房颤,并成功复制了房颤时的电重构现象。(2)经过8 h快速起搏后AERP在起搏最初30 min内即开始缩短,并出现频率自适应性的降低,且心房内压力较起搏前明显升高。(3)停止快速起搏后,30 min内AERP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应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制作急性房颤动物模型简便易行,并能完全复制心房电重构现象,可以用来进行房颤的电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40例经验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本文报道心包穿刺引流40例,采用20号穿刺针从剑突下穿刺,然后从针腔置入硅胶管引流,简单、快速、安全,适于中至大量积液长时间保留引流。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经右颈内静脉快速床边起搏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右内静脉进行床边快速起搏的方法。方法 采用Jernoigan法穿刺右颈右静脉 ,并导入自制的远端呈J形鞘管至高右房上腔静脉口 ,然后在体外将J形弯头转向三尖瓣口 ,经鞘管插入电极导管直至右室起搏。结果 共 30例在床边迅速达到有效起搏 ,插入时间为 6~ 30s(平均 13s)。结论 采用Jernigan法穿刺右颈内静脉 ,置入远端呈J形鞘管 ,起搏迅速 ,可在床边不需X线指引 ,快速顺利地进行右室起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入选78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CHD患者,按Rentrop方法进行冠状动脉侧支分级:0级(23例),1级(23例),2级(18例),3级(14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PlGF浓度。结果冠状动脉侧支为0级、1级患者的PlGF血清水平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侧支为2、3级组患者(P<0.01);冠状动脉侧支分级与PlGF血清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34,P<0.01)。结论在严重的CHD患者中,PlGF血清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提示PlGF可能有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浆和肽素、B型利钠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和肽素(copeptin)、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及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HF患者78例,入院后均经心脏超声检查,32例非CHF患者作为对照组.按NYHA分级,将78例CHF患者分为NYHAI-Ⅱ级组30例,Ⅲ级组25例,Ⅳ级组23例.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copeptin水平,使用美国Biosite公司产品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检测仪来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浆copeptin、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并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copeptin分别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肌酐、NYHA分级、BN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copeptin和BNP水平在CHF中明显升高,copeptin和BNP水平对CHF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危险分层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唑吡坦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伴自述失眠(SRI)患者治疗30 d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9例老年UAP伴SR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49例,2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组同时加用唑吡坦5 mg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2组疗程均为30 d。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及SRI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肌钙蛋白I(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脑钠肽(BNP)水平,评价UAP临床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30 d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 d后2组的PSQI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RI治疗总有效率(89.8%)优于对照组(68.0%),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2组cTnI、H-FABP和BNP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UAP治疗总有效率(91.8%)优于对照组(7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30 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2%,优于对照组的18.0%(P<0.05)。结论:唑吡坦对老年UAP伴SRI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SRI疗效,并能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基础上明显改善患者UAP治疗效果,降低30 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科素亚50mg,40例)和对照组(硝苯地平10~20mg,40例)。总疗程共6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动脉IMT和左室相关数据,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lt;0.01),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P&gt;0.05)。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及IVMI与治疗前比较均能显著降低(P&lt;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MT及LVMI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结论科素亚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对颈动脉、心脏结构重构均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清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中国人血清对氧磷酶 1(PON 1)活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入选研究对象 (包括 6 1例非冠心病患者 ,15 1例冠心病患者 )的血清PON 1活性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分组依据 ,并分析PON 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PON 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t=17.2 5 ,P <0 .0 0 0 1) ;血清PON 1活性单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三支病变组 (F =9.5 36 ,P <0 .0 5 ) ;而双支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13)。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PON 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随着病变支数增加 ,血清PON 1活性水平有逐步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Apelin-12(AP-12)、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在舒张性性心力衰竭(DHF)中的水平,探讨其在DHF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72例DHF患者和30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对比观察血浆AP-12、NT-proBNP水平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D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程度相关;而血浆AP-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不同病因间血浆AP-12、NT-proBNP浓度无显著区别。结论: 监测血浆AP-12、NT-proBNP水平对诊断DHF及判断其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