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明确新辅助治疗后以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方法本组41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术前行淋巴管造影显示盆腔淋巴结,对可疑淋巴结在X线定位下穿刺抽吸淋巴液,用RT-PCR法检测淋巴液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mRNA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mRNA的表达;术后对淋巴结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将PSA mRNA或PSMA mRNA阳性作为存在微转移。结果对术前盆腔淋巴结穿刺抽吸淋巴液测PSA mRNA和PSMA mRNA,证实有21例淋巴结存在微转移,术后对清扫淋巴结予免疫组化检查有5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组织学检查阳性组与RT-PCR检测证实微转移组PSA mRNA和PSMA mRNA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新辅助治疗后,采用RT-PCR法检测淋巴液中PSA mRNA和PSMA mRNA的表达有利于探测到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92.
盛瑾  夏宇  朱铠  过常发  王春生 《贵州医药》2013,37(3):195-197
目的对C57/BL6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良,以提高建模可靠性、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减少死亡率。方法40只C57/BL6小鼠,腹腔内注射苯巴比妥钠全身麻醉后气管切开并插管,小动物呼吸机辅助呼吸。常规消毒铺巾后,切开左胸前区皮肤,经左侧第3、4肋间进入胸腔暴露心脏,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对围手术期可导致失败和死亡的原因如麻醉、人工辅助呼吸、开胸过程及结扎冠状动脉位置等进行分析和改进。结果成功建立了C57/BL6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C57/BL6小鼠存活率为95%,4周时存活率为92.5%。结论通过方法改进,能快速有效地建立C57/BL6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降低建模过程中C57/BL6小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结节样桥本甲状腺炎(NHT)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NHT的超声表现,以同期40例桥本甲状腺炎(HT)基础上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作为对照,比较二者在甲状腺腺体大小、病变数目、回声、声晕、血流信号、钙化、声晕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超声特点的差异。结果 NHT多表现为有声晕的中高回声,可见钙化、极低回声表现及囊性变。与HT基础上PTC比较,在腺体大小、病变数目、回声、声晕及钙化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HT与HT基础上PTC的超声表现存在差异;超声有助于鉴别NHT。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 PTL)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引导甲状腺活检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22例经病理证实的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2~81岁, 中位年龄61岁)、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活检方式, 将PTL超声表现分为3型, 即弥漫型、结节型和混合型。  结果  22例PTL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45.5%, 10/22)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6.4%, 8/22)。16例PTL患者(72.7%)首发症状为颈部肿物近期明显增大。22例PTL患者中16例(72.7%)超声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 6例(27.3%)超声诊断为良性。10例行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 其中仅2例诊断可疑PTL; 9例行超声引导组织活检, 其中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5例PTL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活检, 获得病理诊断。PTL超声声像图特征分为弥漫型(45.5%, 10/22)、结节型(40.9%, 9/22)和混合型(13.6%, 3/22)。  结论  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助于PTL诊断, 尤其是对有近期颈部肿物迅速增大病史的患者。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安全、准确, 是诊断PTL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了解重庆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空间聚集性及其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软件OpenGeoDa,对重庆市2008-2012年38个区(县)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 2008年重庆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全局Moran’s I=0.133 2,P>0.05,不具有全局空间自相关性;2009-2012年重庆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全局Moran’s I依次为0.458 7,0.567 5,0.398 6,0.606 0,均有P<0.01,表明从全局上看,重庆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空间聚集性分布状态。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手足口病发病与城镇化率呈正相关(β=1.667 6,P=0.001 6)、与每千人口中的卫生技术人员呈负相关(β=-0.000 2,P=0.019 8)。结论 重庆市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呈随机性分布,2009-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有空间聚集性,重庆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受城镇化率及每千人口中的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影响,又以受城镇化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2007年呼吸病房革兰阴性菌中主要病原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情况,为呼吸病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07年住院患者的合格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177株革兰阴性菌,菌株来源于149例患者,试验方法与药敏判断均参照全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分析177株革兰阴性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情况。结果 17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7.2%(48/177),鲍曼不动杆菌占19.8%(35/177),铜绿假单胞菌占16.4%(29/177),阴沟肠杆菌占9.6%(17/177),大肠埃希菌占5.6%(10/17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5.6%(10/177),其他革兰阴性菌占15.8%(28/177)。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较为敏感,敏感率为53.6%~100.0%,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克肟的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无耐药株,敏感率为100.0%。结论不同的革兰阴性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感染革兰阴性菌时可以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2007年呼吸病房革兰阴性菌中主要病原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情况,为呼吸病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07年住院患者的合格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177株革兰阴性菌,菌株来源于149例患者,试验方法与药敏判断均参照全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分析177株革兰阴性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情况.结果 17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7.2%(48/177),鲍曼不动杆菌占19.8%(35/177),铜绿假单胞菌占16.4%(29/177),阴沟肠杆菌占9.6%(17/177),大肠埃希菌占5.6%(10/17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5.6%(10/177),其他革兰阴性菌占15.8%(28/177).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较为敏感,敏感率为53.6%~100.0%,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克肟的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无耐药株,敏感率为100.0%.结论 不同的革兰阴性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感染革兰阴性菌时可以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  相似文献   
98.
肺内恶性结节多层螺旋CT扫描形态学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形态学对肺内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69例肺内恶性结节患者行MSCT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全面了解病灶形态学特征,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病灶形态学特征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筛选出有意义的形态学征象后,与同期86例经手术证实的非恶性结节形态学数据行χ2检验,比较两组形态学征象构成比的差别。结果恶性病变中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出现率分别为81.8%、85.5%和95.7%;分化程度与空泡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31),P-TNM分期与毛刺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52),结节大小与衰减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714),P值均为0.000。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在恶性结节中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非恶性结节。结论多种后处理技术应用于MSCT中能全面了解病灶特征,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是提示恶性结节的征象。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MTC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61个病灶)。以北京协和医院6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作为对照组(79个病灶),比较MTC与PTC在病灶大小、形态、回声、钙化、内部血流及颈部淋巴结等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与PTC相似,MTC多表现为低回声(51/61,83.6%)、边界不清(39/61,63.9%),可见微小钙化(33/61,54.1%)及颈部淋巴结异常(22/49,44.9%)。不同之处在于:MTC病灶较大,中位数(M)=2.2 cm,四分位数间距(Q)=1.7 cm,PTC病灶大小为M=0.8 cm,Q=0.7 c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MTC多椭圆,纵横比>1的病灶有4个(4/61,6.6%),PTC纵横比>1的病灶有45个(45/79,57.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MTC混合回声病灶相对较多10个(10/61,16.4%),PTC混合回声病灶2个(2/79,2.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3);MTC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病灶56个(56/61,91.8%),PTC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病灶31个(31/79,39.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 结论MTC与PTC超声表现相似,但存在差异性,在诊断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COPA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免疫学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收治的1例COP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10岁3个月,因精神差、水肿入院。收缩压/舒张压:170/98 mmHg,全身皮肤及口唇稍苍白,四肢皮肤散在大块青紫色瘀斑,颜面及双下肢呈明显非凹陷性水肿,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尿常规示尿蛋白(+++)、潜血(+++);类风湿因子36 IU/mL、抗核抗体1:1 000、抗双链DNA抗体812 IU/mL,抗Sm抗体阴性。肺部CT示左下肺病变,少量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踝关节磁共振成像示左踝关节、左足小关节积液及局部滑膜增厚;肾脏病理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重度弥漫性增生,伴内皮细胞增生,球性、毛细血管襻及系膜区IgG沉积;基因序列分析示外周血细胞存在COPα基因c.433CT、p.P145S杂合变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示Th17细胞比例为6.3%。结论 COPA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肺部病变、关节炎、肾脏损害及自身抗体阳性,Th17细胞数量显著增多;COPα基因有致病性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