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4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53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96篇 |
内科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72篇 |
综合类 | 250篇 |
预防医学 | 127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44篇 |
中国医学 | 116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纳米粒子载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局部定位转染抑制兔颈动脉内膜损伤后内膜增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纳米粒子包载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局部腔内转染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球囊导管损伤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纳米粒子包载反义MCP-1基因。采用保留灌注的方法进行局部腔内定位转染。结果 聚合酶联反应检测发现重组基因整合,RNANorthern杂交观察到转基因治疗组有反义MCP-1基因表达,内源性MCP-1基因的表达受抑制,转基因治疗组内膜/中膜面积比降低42%。结论 纳米粒子可以作为转基因载体。反义MCP-1基因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动脉僵硬度和骨保护素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CAD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分为MACE发生组(n=70)和MACE未发生组(n=90)。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筛选切点,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不同参数预测SCAD患者MACE发生效力。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CAD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性因素。结果 MACE未发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MACE发生组,Gensini评分、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骨保护素水平低于MACE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左心室射血分数、Gensini评分、PWV、骨保护素预测SCAD患者MACE发生的诊断界值分别为50. 00%、32. 35分、8. 85m/s、3. 78pmol/L(均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32. 35分、PWV≥8. 85m/s、骨保护素≥3. 78pmol/L增加SCAD患者MACE发生风险(OR=3. 72~3. 85,均P 0. 05)。结论 Gensini评分、PWV、骨保护素水平与SCAD患者MACE发生密切相关。PWV和骨保护素水平偏高不利于SCAD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4.
血清脯肽酶与慢性肝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临床应用及与血清透明酸(HA)和前胶原Ⅱ(PC Ⅱ)水平的平行比较,进一步评价了血清脯肚酶(PLD)活性测定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模型显示,PLD活性变化与肝纤维化平均积分(Mf)呈“剪刀差”改变。6周前PLD活性随Mf增加而升高,6周后Mf继续增加而PLD活性逐渐降至正常,提示PLD主要是反映肝纤维化进展,并不反映肝纤维量的多少。慢性活动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变患者的PLD升高最明显,显著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变患者。PLD活性与HA及PC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从胶原蛋白合成和降解角度研究胶原蛋白代谢,能更准确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5.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主要是由Th17细胞分泌的一种促炎症性细胞因子(cytokine,CK),其在慢性炎症疾病和抵御细胞内外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然是全球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研究已经证明IL-17与结核病的免疫机制相关,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深入探究IL-17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学的关系,对于结核病的疫苗改善设计、有效诊断和治疗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化痰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饮食结构不合理,使脂肪肝的发病人数日趋增多。1996~1998年,我们依据化痰活血的原则组方,治疗脂肪肝9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期与非诺贝特联合东宝肝泰治疗40例对照观察,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130例脂肪肝患者分组。治疗组90例,男72例,女18例;年龄<40岁12例,40~50岁40例,50~60岁27例,≥60岁11例;病程1.5~5.0年,平均(2.0±0.3)年。对照组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40岁5例,40~50岁19例,50~60岁10例,≥60岁6例;病程1.3~5.1年,平均(2.0±0.4)年。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 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7.
职延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55-58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南汇(今属上海市)人,一说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盖其祖居南汇,后迁居华亭。亦有称云间(今亦属上海)李中梓者。 相似文献
108.
铜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铜转运磷酸化ATP酶或者称铜转运P-型ATP酶(Cu-ATPase)有多种存在形式,一种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这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在体内堆积为主。另一种为发扭结综合征(Menkes Disease,MD),这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以机体铜缺乏为主”。另外,最近文献报道,严重脑缺血时Cu-ATPase活力可能也有变化。本实验拟确立酶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以便今后研究在脑缺血再灌注中Cu-ATPase活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9.
图示卡在预防静脉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静脉炎是静脉给药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据统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2.3%,需要24h静脉维持的患者达54%[1],头皮针穿刺引起的静脉炎为17.9%,留置针为16.2%[2]。我们采用静脉图示卡(以下简称图示卡)指导临床护士有计划地选择血管,避免血管的重复利用及再次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血管、预防静脉炎的目的。设计图示卡应用于临床,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3年5月-2005年5月,收集我科的住院患者3130,其中男1386例,女1744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38.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1662例和对照组1468… 相似文献
110.
取60条杂交猪后腿作为原料,按金华火腿传统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分别在原料、盐后、晒后、成熟中期、成熟结束、后熟(1)、后熟(2)工艺段随机取5条腿的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原料腿和盐后腿中检出89种风味物质,晒后腿中检测出90种风味物质,成熟中期和成熟结束腿中分别检测出91种和96种风味物质,在后熟(1)和后熟(2)工艺段分别检测出93种和94种风味物质.这些成分可归类为:烷烯烃、芳香烃、醇、醛、酮、酸、酯、含氧杂环化舍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氯化舍物、酰胺和萜烯类等物质,其生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不同.在金华火腿产品的风味成分中,醛类占化舍物总数的45.07%,酸占18.39%,醇占13、93%,酮占9.00%.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主要由5种直链醛组成,第二主成分主要由5种直链醇和支链醇、2种支链酮、甲苯、已烷等组成.第一和第二主成分总计解释了金华火腿风味成分变化总方差的90.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