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危险因素及药物治疗对策.方法:对2006年1~12月江苏省中医院200例冠心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60岁以上占76.2%,临床表现以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为主占46.1%;冠心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最多占81.0%;并发症中以脑梗塞为主占47.6%;治疗采用针对冠心病及其表现形式、危险因素、合并症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好转率95.5%,死亡率1.5%;结论:冠心病以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临床表现以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所占比例最大;冠心病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并发症以脑梗塞占比例最大;治疗应采用综合性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32.
唐莲  王俐  丁选胜 《海峡药学》2010,22(4):197-199
目的临床药师在妇科肿瘤科通过病例讨论方式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法临床药师对病情复杂或使用特殊制剂的患者查询病史,分析病情与用药的关系,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并提出药物治疗建议。结果临床药师的建议被医生采纳.并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不仅实际可行,而且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33.
李莉霞  唐莲  杨怡  孙朝荣  张健 《中国药师》2015,(7):1171-1174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5例典型侵袭性真菌感染案例,根据患者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优化调整感染治疗方案并评估疗效。结果: 临床药师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及抗真菌药物的特点积极参与诊治过程,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会诊参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使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改良使用及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方法选取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在使用及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中,对照组采用对穿刺部位减压时每次逆时针松半圈,7 h减压完毕,8~12 h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试验组采用改良法减少了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压迫时间,即对穿刺部位减压时每次逆时针松1圈,4 h减压完毕,4~8 h解除压迫止血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创口渗血、红肿直径范围、水泡、皮肤坏死,手指末梢循环、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疼痛等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创口渗血、皮肤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疼痛、手指末梢循环、红肿直径范围、水泡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传统法和改良法均能成功止血,使用改良法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增加舒适度,且对周围组织压迫少,对皮肤损伤小,能有效控制局部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5.
36.
唐莲  王三南  翁小红  尚尔宁 《中国药师》2013,(12):1926-1928
目的:为利奈唑胺在新生儿人群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对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药动学及给药方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归纳总、分析评述。结果:利奈唑胺在新生儿人群日龄〈7 d和〉7 d的药动学及给药方案存在差异,临床疗效方面利奈唑胺治疗MRSA和MRSE的有效率与万古霉素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万古霉素低,但也需密切监测其血液毒性。有很多个案报道利奈唑胺成功救治糖肽类药物治疗失败的G~+菌感染的新生儿。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新生儿G~+球菌感染较安全的二线药物。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肾功能对利奈唑胺谷浓度及代谢物PNU-142300浓度的影响,评估利奈唑胺谷浓度及PNU-142300浓度对血小板减少(linezolid induced-thrombocytopenia,LIT)的影响及预警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住院期间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2组利奈唑胺谷浓度和PNU-142300浓度的差异,分析不同利奈唑胺谷浓度下LIT的发生风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利奈唑胺谷浓度及PNU-142300浓度对LIT的预警价值。结果:共收集92例患者,肾功能不全组40例,肾功能正常组52例。肾功能不全组利奈唑胺谷浓度及PNU-142300浓度更高(P<0.01;P<0.01),两者与肾功能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Spearman's r=-0.371,P<0.01;Spearman's r=-0.451,P<0.01)。共19例患者发生LIT,肾功能不全组12例(30.00%),肾功能正常组7例(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利奈唑胺谷浓度≥7mg·L-1相比于<7mg·L-1发生LIT的风险增加(Log-Rank P=0.010);肾功能不全者LIT风险增加(Log-Rank P=0.036)。LIT组利奈唑胺谷浓度和PNU-142300浓度更高(P<0.01)。利奈唑胺谷浓度和PNU-142300浓度折点分别为12.10mg·L-1、4.63mg·L-1结论:肾功能不全者利奈唑胺谷浓度及PNU-142300浓度更高。利奈唑胺谷浓度>12.10mg·L-1、PNU-142300浓度>4.63mg·L-1时LIT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39.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奥沙利铂常见的不良反应,奥沙利铂引起过敏反应的识别、处理及后续化疗方案的制定是临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以铂类药物化疗为主的妇科肿瘤患者。本文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1例奥沙利铂过敏卵巢癌复发患者后续化疗方案制定的药学实践,协助医师制定患者后续化疗方案并实施药学监护,最终患者顺利完成全部化疗周期。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同时为临床处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
王斌霞  唐莲  李兰 《中国药师》2022,(6):1040-1044
摘要:临床药师参与1例抗磷脂综合征合并溶血性贫血、肝功能升高,血小板计数低综合征(HELLP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抗凝药物治疗问题、消除患者治疗中的药物安全隐患,同时将抗凝领域的最新的循证证据资料和指南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在抗凝药物治疗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临床药师深入开展全程化药学监护,为优化多病共患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