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对健身气功临床试验的注册特征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探讨健身气功临床试验的进展与不足.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搜集已注册的健身气功临床试验的信息,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0月15日.对已注册的健身气功临床试验的基本信息、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体位安置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便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23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手术体位安置知识问卷、手术体位安置态度问卷、手术体位安置行为问卷、对手术体位安置知识的培训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手术体位安置知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14.00分±2.86分),对手术体位的安置使用呈积极态度(46.42分±4.62分),对手术体位安置的行为得分较高(41.56分±3.96分);不同年龄、护龄的护士之间手术体位安置知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体位安置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体位安置的知识不足,对手术体位的安置呈积极态度,有较恰当的手术体位安置行为。 相似文献
13.
陈家璐 于小鹏 唐玥 陈晨 邱应和 吴泓 宋天强 何宇 毛先海 翟文龙 程张军 李敬东 梁宵 孙传东 马凯 林瑞新 汤地 耿智敏 汤朝晖 全志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3,32(8):1156-1166
背景与目的 肝内胆管癌(ICC)起病隐匿、侵袭性高,患者往往确诊时已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接受手术者5年生存率也极低。早期判断患者根治性切除术的生存获益至关重要。本研究依据术前影像学联合血清学指标对ICC根治性切除患者生存获益实行预测,以期对临床判断是否适宜行根治性切除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中国13家三甲医院行根治性切除的821例ICC患者的影像学与血清学检测资料。影像学指标包括:发现肝脏肿块、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侵犯、淋巴结侵犯、腹水及结石;血清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筛选目标变量,用目标变量构建CoxPH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验证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影像学发现腹水、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侵犯与血清学指标CEA>5 μg/L、CA19-9>37 U/mL、CA125>40 U/mL是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用该六个变量构建CoxPH模型,根据该模型所区分的高风险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患者(均P<0.05);所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有效性。ROC曲线显示,模型1、3、5年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0.721、0.782;模型1、3、5年预测效能均高于独立指标的预测效能。结论 由CA125、腹水、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侵犯、CEA、CA19-9这六个术前指标组成的预后模型能较好地对患者进行高低风险分层,并对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获益进行较精准的个体化预测,对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适宜行根治性切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免疫治疗为胆道恶性肿瘤(BTC),特别是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durvalumab以其可接受的药物毒性及显著的预后改善作用成为晚期BTC的一线治疗方案。不可忽视的是,免疫治疗为BTC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面临着两项挑战,即治疗抵抗及超进展,二者发生率较高,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甚至加速肿瘤进展。笔者从二者发生机制入手,梳理其中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以此为依据制定方案应对免疫治疗抵抗及超进展,以期帮助提升BTC免疫治疗疗效、完善胆道外科综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纳米粒子,近年来将其作为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MSNs的制备、安全性、载药行为、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目前军队采用的乙型肝炎疫苗全员接种方案与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案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为制定更加精准的军队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ree Age Pro V2011建立两种方案的决策树模型,通过查阅文献获得乙肝相关疾病发病概率、疾病年经济负担等参数信息,代入成本-效益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两种接种方案的年净效益(NB)值和效益-成本(BCR)比,并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若军内每年需要接种乙肝人数为20万人,全员接种方案和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案净效益为228.98万和398.51万元,效益-成本比为1.76和2.72。结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采用这两种方法在经济学上都是可行的,并且都能产生正效益,但采用筛检后分类接种是更加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军队人群乙肝血清抗体的本底水平,观察重组乙肝疫苗(20μg/ml)的免疫效果,为探索适合新兵、新学员的乙肝免疫程序打下基础。方法通过血清抗体初筛确定10 102名新兵为观察对象,免疫前抗-HBs检测结果为弱阳性者按照0、1程序接种2针乙肝疫苗,分别在2针后测抗-HBs水平;免疫前抗-HBs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按照0、1、6程序接种3针乙肝疫苗,分别在第2、3针后测抗-HBs水平;比较不同针次后的抗-HBs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阴性者的高应答反应。结果免疫前10 102名观察对象的血清抗-HBs检测中弱阳性者为1090人(10.8%),阴性者为3251人(32.2%)。弱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1、2针后阳转率分别为90.0%、97.8%,GMT分别为5007.75 m IU/ml和6295.77 m IU/ml;接种2针阳转率明显优于接种1针(P0.01)。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2、3针后采血,阳转率分别为86.1%、98.7%,高应答反应率分别为56.4%、87.5%,GMT分别为1214.41 m IU/ml和2231.57 m IU/ml;接种3针阳转率明显优于接种2针(P0.01)。本次试验期间,未收到三级(含)及以上不良反应报告。结论有必要在免疫前先进行抗-HBs检测,再选用重组乙肝疫苗(20μg/ml)进行科学接种;血清抗-HBs弱阳性对象选用0、1两针接种程序,血清抗-HBs阴性对象选用0、1、6三针接种程序,均可获得明显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