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宣肺解热口服液解热、抗炎、调节免疫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伤寒菌苗耳缘静脉注射于大白兔产生发热动物模型,观察宣肺解热口服液的解热作用;采用0.6%HAC对小鼠腹腔注射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动物模型,观察宣肺解热口服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墨汁的方法,观察宣肺解热口服液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结果:宣肺解热口服液对伤寒菌苗所致发热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P<0.05、P<0.01、P<0.001),尤以中剂量(17.85g生药/kg)为优(P<0.01),解热效果明显优于抗病毒颗粒(P<0.05);对0.6%HAC所致小鼠腹…  相似文献   
52.
王晓莹  唐灿  王船 《四川医学》2000,21(6):528-52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日前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非处方药目录》(第一批),并宣布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对每个药品生产、经营、研究和使用单位都构成严峻的挑战与宝贵的发展机遇。那么药品生产、经营、研究和使用单位面对药品分类管理新形势又有什么良策呢?结合国家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等方针政策,我认为药品生产、经营、研究和使用单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思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 深入理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概念、各自的适用范围以及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  对药…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10个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方法:用HPLC法对栀子中的成分进行分离,找出共有峰,测定栀子苷和西红花-Ⅰ含量。在F检验评价各地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是否有差异的基础上,比较各地栀子的质量,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各地栀子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排名,然后根据栀子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类。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产地栀子分为三类,四川泸州、四川巴中、重庆江津、湖北、江西栀子分为一类,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中其质量最好;云南栀子为一类,质量中等,但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含量最高;其余地区为一类。结论:该实验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为其质量评价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4.
王子雯  唐灿  孙嘉婧  王刚  黄锐  李希 《药物分析杂志》2012,(9):1554-1558,1563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的最佳采收期和生长期。方法:以HPLC-ELSD法测定巴中产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含量,并采用t检验和Z-分综合评价法分析数据;测定栀子苷采用Kromasil C18键合硅胶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测定西红花苷Ⅰ采用Dionex C18键合硅胶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440 nm;测定熊果酸采用XD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水(81∶19)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30℃,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巴中产30年生栀子西红花苷Ⅰ含量为红果(成熟期)>黄果(近成熟期)>绿果(未成熟期);栀子苷含量为绿果>黄果>红果;熊果酸含量为绿果>红果>黄果;30年生栀子红果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熊果酸含量均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结论:以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多指标综合考察巴中产栀子的适宜采收期、生长期,对保证栀子的品质很有意义,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独一味中山栀苷甲酯、8-O-乙酰山栀苷甲酯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 色谱柱Dikma platisil C18( 250 mm×4.6 mm,5 μm),柱温35℃,以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结果 山栀苷甲酯进样量在0.023 0~3.450 0 μg范围内呈良好...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小青龙加减方平喘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豚鼠药物引喘、豚鼠体外气管容积法、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DNCB所致小鼠DTH反应、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的影响、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对致敏小鼠中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对肥大细胞的影响、对小鼠炎症组织炎症介质、丙二醛及肝组织LPO含量的影响实验,研究小青龙加减方平喘、抗过敏、抗炎及平喘作用机理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7.
巴中产栀子解热抗炎药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解热药理效应及其抑制0.6%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抗炎药理效应。方法:针对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生理盐水溶液制备发热模型与0.6%冰醋酸溶液所致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加的炎症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70%醇溶性有效部位,测定家兔体温、小白鼠腹腔液吸光度值,观察不同产地栀子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巴中产栀子提取水溶性有效部位对发热家兔的降温效果优于江西、湖北、江津产栀子(P〈0.01);巴中产栀子提取醇溶性有效部位对发热家兔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江津和江西栀子70%醇溶性有效部位(P〈0.05或0.01),与湖北产栀子比较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巴中产栀子有效性部位抑制0.6%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效果与江西、湖北、江津产栀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中产栀子在解热方面的品质更优,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8.
59.
各栀子主产区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栀子苷含量,控制和比较各主产区栀子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栀子苷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UltimateTM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流速:1.0ml·minM-1温度:25℃,波长:238nm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结果:栀子苷在3.2~11.2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其进样量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各主产区栀子中栀子苷从高到低排列:湖北宜昌栀子>巴中栀子>江津栀子>江西红栀子>纳溪大渡栀子>青川栀子>浙江平阳栀子>乐山栀子.结论:栀子苷的含量,巴中栀子位居第二,川产栀子很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湖北栀子熊果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湖北栀子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熊果酸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Ultimate TM C18键合硅胶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90∶10∶0.03∶0.06),流速为0.6 mL·min-1,温度为25℃,波长为210 nm.结果熊果酸在0.1~3.0 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其质量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452 850.9 M-12 954.8,r=0.999 6(n=7);3批湖北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399±0.016)%,RSD为4.027%(n=3);(0.375±0.04)%,RSD为1.109%(n=3);(0.351±0.016)%,RSD为4.433%(n=5);精密度试验RSD为1.754%,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RSD为3.493%,在3.5 h测定熊果酸的含量是稳定的;重复性试验RSD为1.802%,平均回收率为101.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湖北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