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和细胞培养观测2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按体重1μg/g)腹腔注射后(烧注组)1周内小鼠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及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动脉变化;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髓细胞环氧化酶-2(COX-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骨髓细胞上清前列腺素E2(PEG2)含量变化。结果:烧注后6小时内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骨髓CFU-GM略增多,以后逐渐减少,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在1-5日、骨髓CFU-GM在12小时-5日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烧注后1、3日骨髓细胞COX-2和TGF-β1表达明显增强,12小时-5日PGE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GE2与CFU-GM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抑制;PGE2可能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抑制中起重要作用;TGF-β1可能也是粒单系抑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
2004年5月1日,是我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施行两周年纪念日。该法于2002年5月1日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职业卫生开始迈向了一个崭新时代。然而,也应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我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对职业病的认识,使从业者能够保护自身的健康,笔者走访了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庄英杰,请他介绍职业病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3.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反应及骨髓细胞病理改变。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和细胞培养观测总体表面积(TBSA)20%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1μg/g体重)腹腔注射后1周内小鼠的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及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动态变化,并用光,电镜和骨髓细胞原位凋亡检测(TUNEL)法观察骨髓细胞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结果:烧伤合并内毒素注射后6小时内,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骨髓CFU-GM略增多,以后逐渐减少,1-5天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以及12小时-5天的骨髓CFU-GM显著地正常对照组,烧伤注射后早期,可见较多的凋亡阳性细胞及髓髓细胞核固缩,碎裂,凋亡小体,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病理改变。结论: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骨髓粒单系略呈增生反生,继而呈造血抑制,与单烧组,单注内毒素组比较,具有抑制出现时间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4 h及14 d,NIHSS评分分别为(10.96±4.15)分、(6.15±2.58)分,较治疗前的(15.36±4.18)分依次下降,Barthel指数分别为(61.54±20.84)、(88.52±31.67),较治疗前的(48.17±19.62)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0.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单因素分析显示,无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长于有效组,糖尿病比例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疗效与溶栓时间、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25.
患者,男,15岁,因发作性奔跑、吼叫伴惊恐1月半,全身强直发作1次入院.1月半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作性奔跑、吼叫伴惊恐,在奔跑时能叫旁人让开,并可躲避途中障碍物;发作后有恶心,偶尔呕吐胃内容物;每次发作持续约20 s,发作间歇期正常;每天最多发作3-4次,昼夜均可发作.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培元通脑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寻求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及营养神经药物,并针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培元通脑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血脂、血液流速等指标,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横向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通脑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确切,各项治疗指标疗效优于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7.
28.
1急性细菌性痢疾传染源:痢疾杆菌。症状:潜伏期多为1~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血便,有明显的肛门下坠感、左下腹压痛。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7岁儿童,症状多为高热腹泻或无腹泻,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专家建议:一般应口服补液,明显脱水者应静脉补液。抗菌治疗用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儿童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磷酶素。中毒性菌痢患者需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2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源:乙脑病毒,通过蚊虫传播。症状:起病急,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以及颈项强直(脖子硬)等…  相似文献   
29.
2004年3月,38岁的魏大斌被医院诊断为矽肺,其他17个同事的肺也先后查出了毛病,2004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施行两周年纪念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中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2003年1至9月,国家卫生部共收到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报告36起,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