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绝经女性初潮年龄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贵州省世居苗族、布依族、侗族绝经女性共5848名。初潮年龄分为≤11岁、12~13岁、14~15岁、16~17岁、≥18岁五组。采用二元逻辑回归计算初潮年龄与糖尿病关系的OR值和95%CI。通过分层分析,了解在不同民族间二者的关联大小。结果 贵州省少数民族绝经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为7.4%。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未调整混杂因素时,初潮年龄与糖尿病无关联(P>0.05),调整一系列混杂因素后,初潮年龄在16~17岁(OR=0.159,95%CI:0.030~0.846)和≥18岁(OR:0.097,95%CI:0.016~0.594)的女性与≤11岁相比,患糖尿病风险降低。二者关系仅在苗族绝经女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考虑给予苗族初潮年龄较小的绝经女性更多重视,为其糖尿病防治提供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22.
心脑血管急症救治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近些年(尤其是近十年)心脑血管急救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介绍了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进步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很好的改善了既往支架内再狭窄的状况;急诊床旁快速检测技术,如心梗心衰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脑钠素(BNP)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急诊临床判断的时间,也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介绍了2010年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变化,强调了持续不间断的、高质量的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CPR)中的重要性,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防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高血压脑出血目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未来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无创性的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阳性,再行冠状动脉各分支造影后做对比分析及评价。结果运动平板实验对各病变血管的阳性预测性率,左前降支(LAD)为71.4%,左旋支(LCX)为54.3%,右冠状动脉(RCA)为60.0%,左主干(LM)为100%。运动平板对各病变血管的诊断准确性比较,左前降支(LAD)为72.6%,左旋支(LCX)为60.7%,右冠状动脉(RCA)为68.1%,左主干(LM)为2.8%。结论运动平板实验作为无创性检查冠心病方法,在不同部位血管支病变其诊断意义不同,应结合其他实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与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2级的降压疗效。方法对83例高血压病2级患者患者按用药分组进行24h动态检测,分别计算血压平滑指数及血压变异性指数等指标,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平均血压可达到正常范围,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变异性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平滑指数(SI)可反映血压变异性(BPV)差异,拉西地平降压效果好并有平稳降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LM)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4月间,共有9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左主干狭窄t〉50%(SYNTAX积分均≤32分),接受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均随访12个月。结果:9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Firebird支架15枚。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调查贵州省黔东南州侗族成年人脂肪肝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黔东南州侗族人群脂肪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黔东南州侗族聚居地30~7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该地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侗族成年人共计4 828人,其中脂肪肝患者804人(16.6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是否肥胖和血脂异常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存在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与黔东南州侗族人群脂肪肝患病存在关联;进一步联合分析显示,与无肥胖、无高血压、TG、LDL - C和HDL - C正常人群相比,“任意1项为阳性”、“任意2项为阳性”、“任意3项为阳性”、“任意4项或以上为阳性”的调整OR(95%CI)分别为2.845(2.201~3.678)、7.937(6.149~10.244)、14.994(11.128~20.204)、72.747(37.905~139.616),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 for trend<0.05)。结论 黔东南州侗族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较高。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是导致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贵州侗族30岁以上人群肥胖与骨质疏松之间关联的性别差异,为人群骨质疏松危险分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疾病史、吸烟、饮酒等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测,比较不同性别的肥胖类型、肥胖指标,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及关联。结果 此次共调查贵州侗族30岁以上人群5362人,男性超重率为34.9%、肥胖率为9.9%;女性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0.7%。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2.9%,男性为6.1%,女性为1.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非肥胖为参比,男性中心性肥胖、全身性肥胖、复合型肥胖的OR(95%CI)分别为2.368(1.595~3.515)、4.819(0.486~47.807)、3.014(1.800~5.048);女性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的OR(95%CI)分别为0.630(0.333~1.193)和1.446(0.605~3.460)。进一步将BMI、WHR、WHtR、WC 按四分位数分组后,男性随BMI、WHR、WHtR、WC水平增高其骨质疏松患病率也增高(Ptrend 分别为0.002、0.003、0.001、0.002),患病危险性也增高;女性无统计学意义(Ptrend分别为0.173、0.851、0.836、0.405)。结论 贵州侗族人群骨质疏松与肥胖有关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肥胖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并探讨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以致聚剂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测定108名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及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 mg,1周后的全血的血小板聚集电阻抗值.根据对阿司匹林反应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环氧化酶型阿司匹林抵抗(COX型AR);环氧化酶旁路型阿司匹林抵抗(COX-AP型AR);阿司匹林敏感(AS),同时测定服药前的血常规及血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 高血压患者108例,总的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55.5%,其中COX-AP型发生率为44.4%,COX型发生率为11.1%.COX-AP型和COX型AR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ADP诱导的的血小板聚集值均明显高于服药前[(9.0±2.7) vs (6.4±2.9)ohm,P<0.05;(6.7±2.4) vs (5.7±2.5)ohm, P<0.05].COX型和COX-AP型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者[(215.5±20.0)/(213.5±44.3) vs (189.1±61.8)×109 (L-1), P<0.05];[(6.20±0.5)/(6.5±1.5) vs (5.6±1.2), P<0.05];[(3.5±0.1)/(3.8±1.6) vs (3.1±0.8)×109 L(-1), 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其发生机制与启动血小板聚集的途径异常有关.环氧化酶旁路的存在且功能代偿性增强是高血压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主要机制;环氧化酶途径异常是另一次要机制.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数量增加可能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是否与Bβ纤维蛋白原(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有关。方法选取108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全血电阻抗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及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测定Bβ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将其分为GG组和GA+AA组,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结果GA+AA组Fib浓度高于GG组(P<0.05),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能力GA+AA组低于GG组(P<0.05);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能力呈现GA+AA组高于GG组的趋势(P>0.05)。结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Bβ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有关,GG基因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强于AA及GA基因型患者。但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其的关系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贵州省30~79岁侗族妇女子宫肌瘤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用χ2及趋势χ2 分别检验因素与子宫肌瘤检出情况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非农业和统一居民户口、BMI为超重、40~49岁的妇女更容检出子宫肌瘤,OR(95%CI)分别为3.004(1.759~5.132)、1.863(1.156~3.002)、1.559(1.070~2.271)、24.316(7.683~7.759),均P<0.05;月经状况为绝经的妇女检出子宫肌瘤的风险较低,OR(95%CI)0.294(0.155~0.556),P<0.05。结论 加强侗族农村妇女的健康教育;在30~59岁期间适当提高子宫肌瘤检查的频率;适当控制体重,谨慎流产以降低子宫肌瘤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