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1篇
外科学   19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疝和腹壁外科领域,我们现在需要考虑和重视的工作应该是怎样更规范地开展诊治工作,使之有可持续性。在今年6月沈阳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上,疝病规范化诊疗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首先要注重对现代疝和腹壁外科理念的不断更新,同时就一些新的问题应引起重视,例如各类疝的概念、诊断方法的发展、手术方法的选择、术后康复、生活质量、复发率、外观效果以及远期预后等。  相似文献   
92.
体内自由基释放和清除机制的失衡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浆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Vit C)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保护机体免受炎症侵害。  相似文献   
93.
我院从1992年开始对826例进展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中常规留置埋入式化疗泵,术后予腹腔化疗。现将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进展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826例术中均证实浆膜层有不同程度的肿瘤浸润。其中男612例,女214例,年龄26~92岁,平均43.2岁。胃癌501例,其中Ⅱ期346例,Ⅲ  相似文献   
94.
转化生长因子-β多克隆抗体预防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利用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多克隆抗体 (多抗 )阻断TGF β生物学作用 ,观察TGF β多抗预防腹腔粘连的效果。 方法 建立大鼠术后肠粘连模型 ,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 )、透明质酸钠 (透明质酸钠组 )和不同剂量的TGF β多抗 (抗TGF β组 ) ,术后 2 1d进行粘连评分 ,其中 30只大鼠分别于术后 3 ,1 0d处死 ,取粘连部位组织 ,用免疫组化法 ,测定TGF β的表达。 结果 术后 2 1d粘连评分 :抗TGF β组为 (2 .4± 0 .99) ,显著低于对照组 (6 .0± 1 .2 5)和透明质酸钠组 (3 .4±1 .0 3) ;在不同TGF β多抗浓度中 50 μg组较经济有效 ;对照组和透明质酸钠组TGF β的表达有时间依从性。术后 3d达高峰 ,这种表达可被TGF β多抗抑制。 结论 TGF β多抗在动物模型上可预防腹腔粘连的发生 ,其机制在于抑制了TGF 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02年12月27例用疝环充填式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术后复发而再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17例疝环充填式手术中,疝囊未做高位游离5例,近端疝囊太小1例,疝块自原网塞旁脱出2例,疝块自二网塞间脱出1例,原斜疝再发直疝5例,再发股疝1例,原直疝再发斜疝2例。10例平片式手术中,疝囊未高位游离结扎4例,原斜疝再发直疝5例,原直疝再发斜疝1例。结论:仔细、规范及一些预防性的操作能避免无张力疝修补术后部分复发疝,以及再发疝和遗漏疝的发生,从而根本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6.
腹腔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腹腔化疗对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60岁以上行根治性手术的52例结直肠癌病人进行腹腔化疗前后细胞免疫检测,并将之与我院同期健康老年对照组和行静脉化疗病例进行比较。所有病人于化疗前1d和化疗后1周早晨空腹时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CD4^+和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群;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后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其中静脉化疗病人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化疗组病人化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人的免疫特点,采用细胞免疫抑制较轻的腹腔化疗方式进行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CT检查在腹壁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5年4月的4年间收治入院的101例腹壁疝病人的术前临床诊断、CT诊断和术后临床诊断。结果:术前临床诊断和CT诊断的符合率为90.2%,CT诊断和术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100%,术前临床诊断与术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90.2%。结论:CT检查在腹壁疝的临床诊断中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大肠癌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表达 ,探讨其在大肠癌诊断、手术疗效评价和术后转移复发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选择适宜的血清肿瘤标记物进行联合检测 ,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 88例大肠癌患者和 4 0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的 AFP、 CEA、 CA5 0、 CA15 - 3、 CA19- 9、 CA 72 - 4、 CA12 5、 CA2 4 2等 8项血清肿瘤标记物 ,并对大肠癌患者进行术后 2年的随访。结果 :8种血清肿瘤标记物中 CEA、 CA5 0、 CA19- 9、 CA12 5和 CA 2 4 2等 5项在大肠癌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CEA的灵敏度 (6 7.2 % )和特异度 (80 .4 % )最高。采用 5项平行检测法 ,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 (89.7% )和阴性预测值 (85 .9% ) ;采用系列检测 ,可提高检测的特异度 (91.5 % )和阳性预测值 (74 .1% )。 5项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在 、 期病例较 、 期病例明显增高 (P <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 ,有远处转移或有腹水的病例明显增高 (P <0 .0 5 ) ;血清 CA 5 0和 CA2 4 2的水平与大肠癌肿瘤大小有关 ;CEA和 CA 2 4 2水平在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病例中较高中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明显增高 (P <0 .0 5 )。复发转移组病例 5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相似文献   
99.
目的纲察5-氟尿嘧(5-FU)缓释剂对荷胰腺癌裸鼠肿瘤细胞及胰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1)5-FU缓释剂的体外释放实验和体外抑瘤实验。(2)将荷胰腺癌细胞株PC3裸鼠60只,姑且机分成静脉对照组(A组)、5-Fu缓释剂植组(E组)治疗前、后14D测肿瘤大小。治疗2周后观察肿瘤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AI)。(3)手术探查不能切除之胰腺癌69例随机分成3组。将5-FU缓释剂瘤内植入治疗组、术后行5-FU静脉化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第14天采血,测定各组血清中NK细胞,T细胞亚群和CEA,CA50 ,CA19-9 ,CA242血清肿瘤记物水平。结果5 mg 5-FU缓释剂第1天释放量最大,为0 .85 mg,第3天为0 .45 mg,其后在0 .25 mg水平维持稳定的缓慢释放;释放时间长达14d以上。5-FU缓释剂第1天的浸出液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C-3的抑制率达60 .27 %,第3天为34 .25 %,以后稳定在25 %左右。5-FU缓释剂瘤内注谢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bcl-2ad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而Bax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肿瘤细胞的A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D组和E组肿瘤组织中炎症反应和血管内膜增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术后治疗组CD4+/CD8+和NK细胞水平高于静脉5-FU化疗组,而血清中上述5种肿瘤标记物低于对照组和静脉化疗组。结论5-FU缓释剂能在2周内在体外较稳定地特续释放,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C-3有持续抑制作用。该剂瘤内注射可明显抑制荷胰腺癌瘤裸鼠瘤体的生长,其作用机与药物在肿瘤组织中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血管内膜增厚等因素有关;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该剂植入胰腺癌实体内,能明显降低5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同时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5-FU缓释剂可望成为治疗不能切除之胰腺癌的较好的制剂。  相似文献   
100.
我国疝和腹壁外科的发展非常快速,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促进了这种发展。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同时切口疝、造口疝、食道裂孔疝等疝病的治疗已有很快的发展,从前难以治疗的疝也收到了更为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