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1篇
外科学   19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世纪后期,疝与腹壁外科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多数成年人的腹壁缺损并非是由于解剖学异常引起的,而是与胶原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结缔组织损害、生存时间延长、吸烟或者基因表达异常有关.目前,外科医师已达成共识:在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的手术方式迟早会被淘汰.所幸的是,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假体补片已被临床实践反复证明具有良好的组织耐受性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997年11月至201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开展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443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4438例腹股沟疝采用相对应的不同补片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疝复发、血肿、血清肿、慢性疼痛、生殖系统并发症等及其他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总结及数据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平均随访33.7个月,术后血肿18例(0.40%),血清肿45例(1.01%),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16例(0.40%),缺血性睾丸炎3例(0.07%)。复发14例(0.32%),慢性疼痛7例(0.60%),异常勃起1例(0.02%);3例睾丸疼痛(0.07%)。结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接近,开展技术早期需特别注意预防手术并发症,对不同的病例宜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于2016年7月7日—7月9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笔者就大会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我国疝外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认为疝外科的发展离不开术式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新材料的应用,更离不开学术争鸣和交流。相信此次会议将为我国疝外科的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科研的进步提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物材料行腹股沟后壁加强重建(tARB)技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其通过重叠缝合腹横筋膜,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尽管增加了一定的张力,但其充分发挥了生物补片的最大优势,即可降解性及组织再生功能。通过tARB技术能够使中青年病人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从而产生比较大的社会效益。此外,tARB技术还能够有效降低病人术后感染和慢性疼痛的风险。鉴于其上述优势,有必要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疝与腹壁外科是外科学一个较新的亚专科。在国际上,虽然我国该学科起步较晚,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奠定了在该领域的重要地位,为今后我国疝与腹壁外科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国内研究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不足。笔者深度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并展望未来我国疝与腹壁外科领域的发展应该更细致深入地从以下...  相似文献   
16.
经胆囊管胆道镜胆道探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道镜技术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46例胆道疾病患者,术中胆囊切除后,行经胆囊管胆道镜胆道探查。结果 成功进行肝内胆管,肝胆管,胆总管和壶腹部全部检查的有41例,5例患者仅施行胆总管和壶腹部的检查。46例中有32例自肝内外胆管中取出1-5枚大小不等的结石,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胆道镜操作简单,易被外科医生掌握,经胆囊管行胆道检查和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物材料在感染或污染状态下腹壁缺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疝和腹壁外科治疗和培训中心从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收治入院治疗的20例伴有腹壁感染或污染的腹壁缺损病人;进行腹壁修复时,采用了脱细胞组织生物型补片治疗。对手术方式、术后的恢复情况、术后的并发症和随访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Ⅰ期愈合17例,Ⅱ期愈合3例,在Ⅱ期愈合中,无补片取出的情况。术后随访3~30个月,术后3个月起发现膨出6例。结论:生物材料为感染或污染的腹壁缺损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术前CT评估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术前CT判别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方法和标准,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螺旋CT对24例胰头癌病人进行术前薄层多期扫描,将胰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为4级,结合周围组织脏器的受累情况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24例胰头癌病人,术前15例判别可切除,实际14例得到了根治性切除,阳性准确率达93.3%,阴性准确率达100%。结论利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级,螺旋CT可以较准确的判别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5-氟尿嘧啶缓释剂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5FU缓释剂瘤内注射对裸鼠胰腺癌肿瘤细胞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细胞株PC3,以2×106个细胞分别接种于70只裸鼠。4周后挑选肿瘤大小一致的裸鼠60只,随机分成5组,即静脉NS对照组、5FU静注组(10mg/kg)、基质植入组、5FU缓释剂(4mg/kg)植入组及5FU缓释剂(1mg/kg)植入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内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生长速度;观察组织学变化和细胞分裂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5FU缓释剂瘤内注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P<0.05),最终瘤重小于其他各组(P<0.05);细胞分裂指数亦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5FU缓释剂瘤内注射组肿瘤组织中炎症反应和血管内膜增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5FU缓释剂瘤内注射组荷瘤裸鼠的bcl2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其肿瘤细胞的A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5FU缓释剂瘤内注射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瘤体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与药物在肿瘤组织中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血管内膜增厚等因素有关,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造口旁疝是疝与腹壁外科领域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造口旁疝的流行病学资料仍不完善。通过查询结直肠肿瘤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及国内几家大型结直肠外科中心的数据,粗略的对我国造口旁疝发生率进行估计分析。虽然我国接受永久性造口的病人数量相对不多,但造口旁疝的发生率很高,可达到>80%。造口旁疝修补手术复杂,影响手术的因素很多,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高,甚至在一段时间后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目前仍然建议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同时,应充分发挥腹腔镜技术的优势,在多种术式中Sugarbaker手术效果相对更好。另外,随着补片材料的不断改进,预防性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