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81.
软锌质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路径设计:基因、氨基酸、蛋白质这些都是生命的基础组织和秘密,生命的形式是氨基酸在生物体内重组后形成了具备各种各样功能的蛋白质来表现的,所以研制出的延长寿命改善健康的产品应该是:符合人体生物能转换和生理需要的物质。根据软物质理论和生物学原理,在生物体外用特定的方法将原本世界上存在的硬物质重新分制组合,组合成生命体直接可以应用的软物质形式,即改变其原来生物体吸收效果不佳的本质,而表现出预先设计的特定效果。生命健康所需的L-氨基酸螯合锌,本项目设定在微肽小分子的范畴,即最小的蛋白二肽,分子量一般在500以下,微肽是用氨基酸在生物体外特定的环境下组装的,锌元素也同样组装上去。所以又命名为:微肽结合锌。  相似文献   
182.
目的观察FGF生物蛋白海绵对骨缺损型骨折的促愈合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新鲜胫骨下1/3骨折并骨缺损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均对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对照组骨缺损处单纯植入自体髂骨,实验组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髂骨后表面黏附FGF生物蛋白海绵,术后均常规给予对症治疗及功能恢复训练。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骨折正常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而延迟愈合、骨不连、再手术植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FGF生物蛋白海绵可促进骨缺损型骨折的愈合,提高正常愈合率,减少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及再手术植骨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刺激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83.
丙泊酚(P,propof01)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因起效快、苏醒迅速而完全、副作用小,连续静脉输注后无蓄积作用等优点,现已经普遍用于临床需要做手术的全身麻醉,包括门诊的小手术、无痛人流和无痛胃肠镜检查等。丙泊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的组织或器官有保护作用已经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本实验是关于丙泊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apoptosis)和相关因子影响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疼痛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中医骨折3期治疗的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关节功能情况,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5.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者服务和工作正以其突出的社会作用和大众影响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广泛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扩大,涉及社会保障、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活动、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的第一部中医药国家法规,是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医药事业由此走向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它的颁布实施,对中医药学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体中医药从业人员和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  相似文献   
187.
近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单孔技术(SILS)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手术中的探索也迫在眉睫。单孔加一技术(SILS+1)将主操作孔独立出来,再加上合理的镜下悬吊技术,既改善了术野的显露,也减少了主刀与扶镜手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手术。因此,SILS+1技术在保证SILS微创优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应用绕/经脐的小切口,优越的愈合与美容效果更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自信心的恢复,从而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SILS+1”技术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为进一步推进“SILS+1”腹腔镜胃癌手术在我国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外科单孔专业委员会外科单孔学组牵头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制定此共识。  相似文献   
188.
回顾分析40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胃肠道类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难以作出良恶性判断.肿瘤的大小与组织学类型、周围组织浸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9.
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进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进路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3年3月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0例。其中10例采用结膜入路,4例采用外侧开眶术,6例采用前路开眶术。结果 除1例结膜入路因粘连重改外侧开眶,1例因大出血加前路切开放血引流,其余均顺利取出瘤体,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安全、有效地摘除海绵状血管瘤选择手术进路很重要。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位置、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0.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黄葵胶囊联合胰岛素组和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组,每组30例。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BMI、FBG、HbA1c、UACR、UAER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FBG、HbA1c、UACR、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组UACR、UAER水平显著低于黄葵胶囊联合胰岛素组,FBG、HbA1c水平则恰好相反(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