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71.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5例胃肠道淋巴瘤病例。 结果 :4 5例中胃淋巴瘤32例 ,小肠淋巴瘤 5例 ,结肠淋巴瘤 5例 ,直肠淋巴瘤 3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ALTlymphomas)占 4 0 %。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是否为MALT淋巴瘤均与恶性程度相关 (P <0 0 5 )。低度、高度恶性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0 %和 36 %。 结论 :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肿瘤的恶性程度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评价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微转移和孤立癌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用99mTc-SC和异硫蓝联合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所有SLN和非SLN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78例(97.5%)成功检出SLN,其中76.5%的SLN同位素和染料检查均为阳性.32例(41%)SLN转移阳性,其中13例(40.6%)为微转移.共有14例(43.8%)患者SLN是惟一阳性的淋巴结.SLN预测腋窝状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100%和98.7%.SLN转移的患者,其SLN之外的转移率明显高于仅有微转移的患者(78.9%vs.23.1%).结论 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是乳腺癌SLN转移诊断的敏感方法.仅有SLN微转移患者的SLN之外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但其预后意义及对手术方案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3.
目的:观察在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基础上加用白乳散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中重度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寒凝血瘀型中重度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乳散穴位贴敷。2组均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卡氏评分(KPS评分)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止痛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止痛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治疗组局部冷痛、形寒畏冷、舌质紫暗证候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除形寒畏冷外,其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除形寒畏冷外,其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NRS、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β-EP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结论:在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基础上加用白乳散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寒凝血瘀型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睡眠质量、生存质量,调节血清5-HT、β-EP等疼痛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且穴位贴敷使用安全,并可减轻三阶梯止痛法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4.
周雷 《当代护士》2018,(7):81-83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模式联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自我效能感、产程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3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65)及对照组(n=65)。对照组分娩时行产科常规助产,观察组实施责任制助产模式联合自由体位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产程时间及分娩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焦虑感评分、抑郁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妇剖宫产率、宫缩乏力、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模式联合自由体位能有效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减轻产妇分娩时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产妇产程,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75.
周雷  王耕辛 《天津医药》2000,28(7):436-437
阴道肉瘤极为罕见,约占阴道恶性肿瘤的2%以下。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67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共收治阴道恶性肿瘤55例,其中肉瘤7例占12.7%(7/55)。其中3例为我院初治者,余4例为外院术后复发而来我院就医,在我院就诊时距第1次手术20天~4年。7例患者中有2例是5岁以下幼女,5例成人,平均年龄为48岁(35~66岁)。 1.2 症状和体征 常诉症状为阴道肿物、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阴道排出物、排尿排便困难等。体检发现阴道肿物均为实性,比较固定,幼儿阴道肿物质地较软。 1.3 病理类型 横纹肌肉瘤4例,其中1例为胚胎型细胞,1例为葡萄状肉瘤。平滑肌肉瘤2例,其中1例为细胞高分化,另1例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176.
简介医生指导吸烟者戒烟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烟是造成人类多种重要疾病发生和早死但可以预防的因素.医生在预防和控制烟草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在经常与吸烟病人的接触和诊疗中,医生对其吸烟行为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就会对吸烟病人的吸烟行为发生实质的改变.实践也证明,医生是协助人们戒烟的最合适的人.介绍了美国近几年来,医疗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预防和治疗吸烟患者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的方法、步骤,为吸烟者提供有效、合适、经济的戒烟指导和干预,提高戒烟的成功率,促进大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7.
目的:了解p53蛋白、nm23-H1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癌胚抗原(CEA)的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VEGF血浆浓度、肿瘤组织含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血浆VEGF浓度与肝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肿瘤组织含量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VEGF染色阳性率与肝转移显著相关。VEGF和MVD正相关。术后肝转移患者的血浆VEGF浓度、肿瘤组织含量和染色阳性率以及MVD均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病例。结论VEGF和MVD与大肠癌的进展相关,是术后肝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9.
外踝上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远端软组织缺损李辉,李子忠,周雷,余嘉洪,林军例1男,20岁。车祸致右足背皮肤撕脱,1~4跖骨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清创缝合,骨折克氏针固定。术后2周足背皮肤坏死,创面10.5cm×5.5cm第1跖骨、楔状骨外露。切取外踝上方...  相似文献   
180.
本工作观察654-2及牛磺酸对大鼠晚期感染性休克SR摄钙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动物分为3组;①晚期休克组(n=10);盲肠结扎穿孔后20小时,②654-2组(n=7);术后2小时腹腔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