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恶性肿瘤,约占宫颈浸润癌的0.8%~2%,早期即可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血行播散,患者死亡率高,预后极差,是最具侵袭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然而迄今为止,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等尚待明确和统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33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结果 ADR,以抗感染药最多,其次是中成药、心血管类.ADR病例中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 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内膜形态、厚度的变化,分析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冻融胚胎移植的186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冻融胚胎移植前内膜准备时是否行粒细胞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内膜准备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治疗的为研究组,共95例;内膜准备时只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共91例。比较移植前子宫内膜准备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对比胚胎移植后两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异位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内膜形态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内膜形态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增加、对照组治疗后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增加、治疗后研究组内膜比对照组内膜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移植后研究组的胚胎种植率(24.85%)明显高于对照组(1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妊娠率(41.05%)略高于对照组(30.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促使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内膜的形态和厚度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胚胎种植率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但临床妊娠率相差不大;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可以提高胚胎种植率,但作用机制可能并不是通过改变其子宫内膜形态或是增加其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24.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f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PPA)是指以语言功能下降为突出表现、由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进行性非流利型失语(progressive nonfluent aphasia,PNFA)、语义性痴呆以及logopenic型进行性失语3种类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在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索免疫抑制剂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某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97例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次行胚胎移植时是否应用环孢素A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43例。比较2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研究组胚胎着床率(28.89%)、临床妊娠率(46.3%)均高于对照组(11.11%,23.2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D3+T细胞、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活化的CD3+T细胞比率(CD3+HLA-DR+)、B淋巴细胞(CD3-CD19+)较治疗前无显著性(P>0.05),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上升、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CD3-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能增加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胚胎着床率,提高临床妊娠率,促使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布向有利于胚胎着床方向偏移,免疫抑制剂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6.
<正>患者,38岁,因双侧输卵管复通术后未避孕未孕1年于2016年6月12日至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首诊。患者2000年与丈夫结婚,性生活正常,同年早孕人工流产1次,2002年足月顺产1男婴(体健),产后予双侧输卵管结扎术,2015年11月行经腹双侧输卵管复通术,2016年2月未避孕未孕至今。患者既往无重要脏器疾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及过敏史,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究麒麟丸联合辅酶Q10治疗男性少弱精引起不育症的疗效,以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0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和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生殖中心收治的86例进行IVF-ET的男性少弱精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IVF-ET采用麒麟丸联合辅酶Q10治疗,对照组采用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精液参数、临床有效率、胚胎优质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以及42.7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SH、LH和T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精子活力A级比例、精子活力A加B级比例高于对照组,液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VF-ET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受精率和胚胎优质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麒麟丸联合辅酶Q10改善了男性少弱精引起的不育症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精子质量,提高了IVF-ET中的受精率以及优质胚胎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四逆汤超微颗粒和传统饮片两种不同剂型对豚鼠离体心脏作用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用家兔制备含药血清,加入豚鼠离体心脏灌流液(洛氏液)中,以超微颗粒与传统饮片含药血清对豚鼠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力、心率的影响为评价指标来判断两种不同剂型在药效学上是否存在差别。结果传统饮片四逆汤与1/2剂量的超微颗粒四逆汤对豚鼠心脏的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力、心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P<0.05或P<0.01),而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微颗粒与传统饮片两种饮片的四逆汤对心脏的作用可以达到等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以急性多发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躯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微栓子监测检查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以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躯体恶性肿瘤患者1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其实验室血液学、头颅MRI、微栓子监测结果及其治疗和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包括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构音障碍、眩晕、肢体抽搐等。头颅DWI示急性多发脑梗死,病灶播散性分布,不符合单支动脉供血区,同时累及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11例行D-dimer检查者8例升高。7例行微栓子监测有5例阳性。隐匿性躯体恶性肿瘤包括:肺癌5例,胰腺癌3例,胃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转移性低分化粘液腺癌原发肿瘤部位不明各1例;诊断时就已有远处转移者10例。病程中缺血性卒中复发者7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预后差。结论对于不符合单支动脉供血区的多发急性脑梗死,需要考虑可能合并隐匿性躯体恶性肿瘤,凝血功能筛查高凝状态和微栓子阳性可能是诊断提示线索。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对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回顾性研究,从而探讨影响绒毛膜下血肿生成的相关因素及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因早孕先兆流产在我院住院保胎治疗的患者,将单纯先兆流产者设为对照组,将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者设为研究组,根据超声下提示血肿的大小将研究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