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探究重组小鼠源MANF对LPS诱导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转归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C57BL/6雄性小鼠,以LPS 15 mg?kg-1单次腹腔注射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6 h后尾静脉注射重组小鼠源MANF观察72 h内小鼠病死率;同时采用HE染色、TUNEL染色对肺组织的损伤进行评价,并测定肺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重组小鼠源MANF(750μg?kg-1,尾静脉注射)可明显降低脓毒症小鼠24 h内病死率(P<0.05);而且MANF可明显减轻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损伤以及凋亡阳性细胞数;同时MANF治疗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GSH水平明显增加(P<0.05),MDA水平有所改善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小鼠源MANF对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抗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52.
医学检验是为临床提供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检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决定着医学检验的质量。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检验仪器不断涌现,功能越来  相似文献   
53.
补阳还五汤干预代谢综合征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干预代谢综合征(MetS)模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作用和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5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对照、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去黄芪方4组,采用高糖脂餐加链脲佐菌素建立MetS模型,补阳还五汤组按7.02 g.kg-1 ig,1次/d给药,补阳还五汤去黄芪方组按1.07 g.kg-1 ig,1次/d给药,造模和给药同时进行并持续8周,观察补阳还五汤及其去黄芪方对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和血清vWF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Ins,HOMA-IR,vWF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的Ins,HOMA-IR,vWF明显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去黄芪方组Ins,HOMA-IR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BG明显升高(P<0.01),vWF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MetS模型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vWF水平;方中黄芪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6味活血药是降低vWF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4.
全反式维甲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ephrin和COX-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ephrin、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D组)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组(A组),并以正常组(N纽)作对照.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nephrin、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用A-TRA干预后,可以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大鼠尿蛋白、BUN、Scr下降,免疫组化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nephrin表达升高、COX-2表达降低.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减少蛋白尿,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nephrin表达、下调COX-2表达来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6小时内及24小时hs—CRP,CKMB,cTnI及MYO结果AMI胸痛发作6小时内敏感性最高,发病6小时后hs—CRP,CKMB,cTnI,及MYO显著升高。cTnI阳性持续时间长,而hs—CRP,在AMI可出现显著升高。MYO在AMI发生时9—12小时可达高峰,24—36小时恢复正常。结论:s—CRP,KMB,cTnI,及MYO一起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健康成人感觉门抑制P50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脑诱发电位新技术探讨健康成人听觉P50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58名健康成人作了听觉P50检测.结果 S1-P50潜伏期和波幅与S2-P50潜伏期和波幅在三个脑区无统计学差异.Cz脑区显示,健康成人S1-P50潜伏期(59.6±11.1)ms,波幅(6.1±3.3)μV;S2-P50潜伏期(68.7±24.6)ms,波幅(1.9±1.3)μV.S2-P50波幅显著低于S1-P50波幅(t=9.02,P<0.01).P50潜伏期和波幅无性别差异.结论 听觉P50电位具有抑制性特点,其变化可反映大脑正常感觉门抑制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7.
李瑾翡  梁祈  黎旸 《中国药房》2011,(5):437-439
目的:对"齐二药"事件中亮菌甲素注射液进行毒性物质筛查研究,寻找发生原因及建立相关的应急检验方法。方法:对"齐二药"与大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半数致死量LD50)比较;对亮菌甲素注射液中辅料聚乙二醇400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筛查正常的辅料是否含有毒性物质;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个厂家产品中二甘醇的含量,并用气-质联用色谱法对"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中二甘醇进行成分确证。结果:2个厂家的亮菌甲素注射液LD50分别为17.72、21.06mL·kg-1,二甘醇含量分别为293mg·mL-1、未检出;聚乙二醇400小鼠组均存活,并表现正常;气-质联用色谱法证实"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中含有二甘醇。结论:确认"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毒性增大是由二甘醇引起的;利用动物实验对毒性物质进行筛查可用于药品质量的应急检验。  相似文献   
58.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正常宫颈、10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和46例宫颈癌组织中hMSH2的表达情况。结果hMSH2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61.29%、64.10%、74.19%和80.43%,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在CIN各组间表达有随分级增加而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关。结论hMSH2在宫颈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5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均寿命的首要病因。动脉弹性减退乃至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脉搏波速度(PWV)在一定距离的动脉节段上脉搏波传播速度,反映了动脉的僵硬度,动脉僵硬度已成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标志之一,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证实。而健康体检现今已成为早期发现动脉弹性改变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体检者动脉僵硬度的改变情况,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0.
非牧区布氏杆菌病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琰  丁秋蕾 《河北医药》2009,31(11):1377-1377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病畜(牛、羊和猪等)为传染源,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器官、眼结膜和损伤皮肤等途径传播。据资料显示,布病在我国有回升的趋势,尤其在山西、河北、京津周边地区。人患病后病情复杂,与多种疾病相类似,临床难于鉴别,易发生误诊。为加强布病临床及实验特征的认识,以利于及时诊断与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至2008年收治的32例布病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