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41.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靠自身恢复较困难.其发病机理为虚、风、痰、火、瘀、气逆,与五脏之心、肝、脾、肾最为相关.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医"经络通、气血行"的理论,用针灸方法治疗中风后偏瘫(半身不遂),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2.
陈炳荣  郁盛诚  周海军 《浙江医学》2022,44(8):863-865,869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至12月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采用术中胆道造影;对照组患者则未使用术中胆道造影,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6个月胆囊收缩功能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胆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胆囊收缩率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胆囊收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胆囊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3.
肾素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7岁。阵发性头痛、头昏,四肢乏力伴血压升高2年,再发12d入院。发作时,血压最高达240/120mmHg(1mm Hg=0.133kPa)。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44.
患者,女,41岁.因头痛半年,加重伴恶心、呕吐2个月于2006年7月20日入院.无高血压病史.患者之母多年前因"肾癌"死亡.查体:血压130/80mm Hg(1 mm Hg=0.133 kPa).眼底检查未见渗出及血管畸形,视神经乳头无水肿.左肾区轻度叩击痛.B超检查示左肾实性占位病变约2.2 cm×3.0cm,右肾囊肿,多囊胰腺,肝、胆、脾脏未见异常.CT、MR检查示左小脑延髓3处占位,直径约0.5~2.5 cm;左肾中极可见2个软组织肿块影,分别为1.5cm×2.0 cm×2.0 cm,2.5 cm×3.0 cm× 2.6 cm,类圆形,强化明显,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145.
读片窗     
患者男,44岁.体检时B超发现右肾一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大小3.6cm×3.0cm.无腰痛、血尿病史.专科检查: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评价食管癌的CT分期及肿瘤的可切除性。方法对42例食管癌患者均实施了食管钡餐造影、食管镜检查及CT扫描,重点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全部42例CT扫描检查均显示出食管癌的准确部位、厚度、实际长度、外侵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按Moss和Reining分期标准共分4期:Ⅰ期0例,Ⅱ期33例,Ⅲ期6例,Ⅳ期3例。其中,手术切除34例,手术探查3例,未手术5例。结论食管癌术前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分期和判断手术切除可能性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7.
患者 男,33岁。胸痛不适6个月,无咳嗽、气促、畏寒、发热、消瘦、无打嗝症状。外院曾以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给予抗结核,抗炎治疗,胸痛不适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48.
CT与平片诊断气管、支气管可透光异物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可透光异物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 46例气管、支气管可透光异物患者的平片与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 46例中 ,CT直接显示气管异物 9例 ,右支气管异物 13例 ,左支气管异物 7例 ,双侧支气管异物 2例 ,CT间接提示右支气管异物 8例 ,左支气管异物 6例 ,双侧支气管异物 1例 ,检出率 10 0 % ;平片未直接显示异物及其所在解剖位置 ,而显示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间接征象 3 4例 ,另 12例平片未见异常征象 ,检出率 73 .9%。结论 平片无法直接显示可透光异物 ,只能显示其间接征象 ;CT扫描不仅能提示异物所在的解剖位置 ,而且能直接显示异物的形态、大小等 ,提供较X线平片更多的信息 ,对临床医师取出异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患者 女 ,72岁。胸背不适 2月 ,发现右背部肿块 1月余 ,自觉肿块逐渐增大 ,有胀痛感 ,夜间无疼痛。患者无结核及肿瘤病史。体检 :右背部隆起 ,可触及一大小约 8cm× 7cm的肿物 ,质韧 ,有压痛 ,无波动感 ,表面皮肤无异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显示右侧第 6肋骨后端溶骨性破坏 ,长约 7cm ,骨皮质有中断 ,周围有软组织阴影 ,肋间隙模糊(图 1)。胸部CT平扫显示右侧第 6肋骨后端溶骨性破坏 ,呈虫蚀状 ,多处中断 ,以骨质破坏为中心 ,在胸腔内外形成一较大软组织肿块 ,边界清楚 ,大小约 7cm× 6cm …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间潍坊市中医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共12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无临床症状,肾实质受压迫不重,双肾功能良好,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7例患者肾实质受压明显,肾脏明显变形,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肾包膜切除术,患者随访半年至1年,疗效满意,均未复发.4例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1年内有2例复发,复发患者中1例患者在外院接受了腹腔镜肾包膜切除术,另外1例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结论 后腹腔镜肾脏包膜切除术较经皮穿刺引流术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