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21.
周明莉 《全科护理》2012,10(32):3016-3017
对42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实施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即术前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和病情评估,术后重点做好电切综合征、膀胱冲洗观察与护理,结果42例病人均顺利接受手术,术后早期膀胱冲洗期间发现继发出血3例,经保守治疗和护理后好转,无电切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目的 探讨自动摄影术用于观察常规尼龙绢集卵毛蚴孵化实验结果的价值。方法 方法 在牛粪便中掺入一定量的血吸虫新鲜虫卵, 以含虫卵的粪便为实验组, 包括低污染组和高污染组; 以不含虫卵的粪便为阴性对照组, 每组40份样本。以常规血吸虫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对粪便样本进行毛蚴孵化, 采用手电筒光照、 放大镜及自动录像相结合的方法, 对粪便样本中毛蚴孵化的过程进行录像。通过观察录像记录, 判断粪便样本中是否有血吸虫毛蚴孵出。同时采用常规肉眼观察方法进行结果判断, 比较自动摄影术与肉眼观察法2种方法的毛蚴阳性检出率差异及优缺点。结果 结果 建立了手电筒光照、 放大镜影像放大及自动摄影术相结合的毛蚴孵化结果观察方法, 证实了自动摄影术对粪便中血吸虫虫卵毛蚴孵化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肉眼观察方法, 尤其是在虫卵低污染组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40份低污染组中常规肉眼观察法和自动摄影术观察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5%和85.0% (χ2 = 11.723, P > 0.05), 40份高污染组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5%和100% (χ2 = 1.253, P < 0.05), 80份高低污染组平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5%和92.5% (χ2 = 6.894, P > 0.05)。结论 结论 自动摄影术可有效提高毛蚴常规尼龙绢集卵孵化实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将雅安市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与该院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确保全院POCT血糖仪检测质量.方法 以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各临床科室POCT血糖仪作为比对仪器,选定覆盖血糖高中低浓度水平的标本5份,在2种仪器上同时分别进行测定,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 31台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999~0.997,具有相关性,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4,P〉0.05).根据CLSI对POCT血糖仪检测葡萄糖的比对判断标准要求,分析结果的偏差均在CLSI要求的范围之内.结论 通过比对分析可以得出雅安市人民医院各科室POCT血糖仪在不同的浓度水平下均能达到CLSI对POCT血糖仪的管理要求,可以用于患者血糖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对我院2011年上半年分离出的147株大肠埃希氏菌药敏及耐药基因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的大肠埃希菌确证实验,采用美国临床检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de,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确证实验.耐药基因采用多重PCR检测鉴定.[结果]147株大肠埃希氏菌,ESBLs菌株有71株,百分比为48.1%.对71株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质粒进行PCR扩增,显示29株CTX-M基因阳性,检出率为40.8%;TEM 基因型菌株25株,所占百分比35.2%;SHV基因型菌株17株,所占百分比23.9%型;OXA基因型菌株11株,所占百分比15.4%.[结论]本地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存在有一定的地域差别,这可能跟不同地区用药习惯用药历史有关.本地区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较高的CTX-M型ESBLs检出率.是本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流行的的主要耐药基因型.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的关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原位癌。方法:利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以宫颈炎为对照组,对宫颈炎和高危患者(如ASCUS、CIN、宫颈原位癌)共685例进行HPVl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危患者中HPV16/18感染率为64.2%(124/193),其中宫颈癌、CINⅢ和CINⅡ的HPV16/18感染率为97.2%(69/71),CINⅠ感染率为52.0%(26/50),ASCUS感染率为40.3%(29/72),宫颈炎对照组感染率为11.2%(55/492),宫颈炎和高危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05),高危患者中〈40岁感染率为69.0%(40/58),≥40岁感染率为62.2%(84/135),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病变越重,HPV的感染率越高。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高危型HPV感染者,并且宫颈病变的发生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不同诊断类型血吸虫病患者尿素氮(Urea)、肌酐、尿酸、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血清水平变化及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72例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76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肾功能检测和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慢性血吸虫病组、晚期巨脾型血吸虫病组和晚期腹水型血吸虫病组患者血清β2MG、CysC、Urea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血吸虫病各组血清β2M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期腹水型血吸虫病组血清CysC水平与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吸虫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CysC和β2MG水平会升高,加强对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CysC和β2MG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功能性肾衰竭,这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轻者仅表现为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和不同程度水肿,重者可导致抽搐、昏迷、肾衰、视网膜剥离、脑血管意外等,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因此,对合并HDCP的产妇,不仅要给予恰当的临床治疗,同时也要给予积极的护理,以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重组人IL-12(rIL-12)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两株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分别用rIL-12处理,经免疫蛋白印迹技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变化,以观察自噬情况;另外,用透射电镜观察rIL-12处理乳腺癌细胞前后自噬小体的变化。分别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再加入rIL-12处理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PI3K/Akt,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TOR)磷酸化变化及LC3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rIL-12组细胞的自噬标志蛋白LC3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增加程度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体形成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rIL-12处理组的细胞核周点状聚集的绿色荧光增多;使用电镜观察到rIL-12处理组明显有自噬小体形成。与rIL-12组相比,IGF-1+rIL-12组的LC3Ⅱ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L-12可以激活乳腺癌细胞自噬,并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机制,促进自噬标志蛋白LC3,特别是LC3Ⅱ的表达。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正负性反应蛋白及其比值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患者预后及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2012~2013年荆州市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05例烧伤总面积≥30%(TBSA)的患者列为烧伤组,另设3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烧伤组分别于烧伤后1、2、5、7、14、21d采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在西门子ADVIA240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上检测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计算PA/CRP比值。比较烧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检测水平,分析不同时相点PA、CRP的变化规律,探讨负急性反应蛋白(PA)下降至最低时相点和正急性时相蛋白(CRP)上升至最高时相点以及PA/CRP比值下降至最低时相点的变化规律。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烧伤组于伤后1、2、5、7、14、21d血清PA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2)血清CRP水平于烧伤后1、2、5、7、14、21d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3)PA/CRP比值下降至最低点最快时相点为伤后2d,最慢时相点为21d。结论:烧伤患者PA明显下降,而CRP明显上升,而PA/CRP下降程度可作为严重烧伤患者预后及转归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3种不同检测系统间8种常规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探讨不同系统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OLYMPUS AU400检测系统(X)为比较方法,TBA-40FR Accute检测系统(Y1)、及CHEMIX-800检测系统(Y2)为试验方法,检测患者新鲜血清中8项常规生化结果,用回归统计法分析不同系统的相对偏差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88建议的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即临床可接受水平。结果检测系统(Y1)的尿素与比对系统(X)存在正偏差8.4%,检测系统(Y2)的尿素与比对系统存在明显正偏差10.2%,与比对系统不具可比性。两种待评系统的其他项目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均小于实验室可接受偏差,与比对系统有可比性。结论该实验室3个生化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不同检测系统之间某些常规生化项目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当用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对临床可接受性进行评价,以实现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