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3岁。因头晕、头痛3年,加重2周入院。缘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伴恶心,未吐,无视物模糊、旋转、耳鸣等,无发热,未曾发生过摔倒及晕厥,曾多次就医检查均发现血压增高,最高时达到28/17.2kPa。一直服用“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物,但症状无明显改善.近2周来出现视物模糊,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入院。发病以来,睡眠尚可,近半年食欲不振,大小便如常。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观察了两肾两夹型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大鼠针刺降压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及微量元素Cu、Zn、Fe、Ca、Mg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大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能降低两肾两夹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但对正常血压大鼠的血压无明显降压作用。血清SOD含量:单纯高血压组比正常对照组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高血压组比单纯高血压组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LPO含量:单纯高血压组比正常对照组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高血压组比单纯高血压组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量元素Cu、Zn、Fe含量也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3.
周方钧 《吉林医学》1990,11(2):65-67
高血压急症——临床主要指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而言;急进型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等均可导致本症的发生。其来势凶险,处理不当又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已成为高血压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如何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进行迅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把过高的血压降至理想的水平,是当前临床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刊发了一组本专题的文章,供读者学习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54.
评价尿激酶和蝮蛇抗栓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效果,以选择有效而可靠的溶栓药物。将10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分成两组,分别用尿激酶和蝮蛇抗栓酶进行溶栓治疗。尿激酶组60例(男46例,女14例),蝮蛇抗栓酶组40例(男22例,女18例)。结果,尿激酶组明显优于蝮蛇抗栓酶组,蝮蛇抗栓酶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疗效不佳。结果提示,尿激酶溶栓疗效肯定,蝮蛇抗栓酶不能作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的首选药,但是对于入院偏晚的病人,连续应用还是能够取得一定效果的。  相似文献   
55.
1993年10月14日查房纪要——教授请经治医师报告病例。经治医师患者,男性,36岁,农民,住院号86092。因反复头晕,头痛2个月,心悸、气促3天于1993年10月7日入院。缘于2个月前无何诱因出现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及心悸、气促,故未介意。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以精神紧张及劳累后加剧,经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压升高(具体不详),给予“复方降压片、路丁”等药物治疗,病情无缓解,于3天前开始心悸、气促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夜间不能平  相似文献   
56.
心肌炎后扩张型心肌病是指患病毒性心肌炎后的病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可能有部分病人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而言,其发生发展过程与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应答所致的免疫损伤有关。是现阶段医学领域里引人注目的热门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链球菌感染得到及时控制,由此而引起的风湿性心肌炎大大减少,然而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过去被认为是小儿常见病的病毒性心肌炎,现已成为青年  相似文献   
57.
急性胃溃疡     
<正> 急性胃出血常见于急性胃粘膜病变,已往有浅表性胃溃疡、急性胃粘膜大出血以及急性出血性胃炎等名称,但现多称为急性胃溃疡。在过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统计中,本病只占5%以下;但自采用纤维胃镜检查技术以来,本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现已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10—20%。急性胃溃疡的病因、病理以及临床表现等均异于慢性胃溃疡。现就本病特点分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8.
<正> 病历摘要男患,61岁,住院号:A47218。因心悸、胸闷5年,发热伴腹胀2个月,于1987年7月3日入院。5年前劳累后突感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伴恶心、出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脱险。此后经常感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曾多次住院治疗。此次入院前两个月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发热,体温在37~39之间,多汗、四肢发冷、腹胀、下肢浮肿,并逐渐消瘦。既往慢性肝炎病史多年,糖尿病病史2年,否认结核病史。查体:T38.4,P110,R24,BP130/80。一般状态极差,消瘦,衰弱,面色苍白,大汗,口唇发绀,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皮疹,  相似文献   
59.
突然死亡者称为猝死。有的认为在出现症状后"立即"死亡者,也有的认为在"1小时"或"24小时之内"。多数认为猝死是指出现症状或体征后立即或在24小时以内死亡者。由于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故称为冠心病猝死。  相似文献   
60.
1995年3月21日查房记录——主任医师 请经治医师详细汇报病历.医师甲 患者男性,34岁,因低热、乏力1年,浮肿6个月于1995年3月10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始出现低热、多汗、乏力,体温波动在37.5~38.2℃之间,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疑为“结核”、“胶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