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0例,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及术前术后血浆MTL和VI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MTL和VI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腹腔镜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具有出血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考虑可能与其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2.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疗效评价。方法总结该院1994-2003年205例分别经传统骨瓣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骨窗组105例。手术时间60-9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80mL。再出血4例(3.8%)。死亡率20%,恢复良好率37%,中度病残率40%,重度病残率23%。传统骨瓣组100例,手术时间95—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120-350mL,平均210mL。再出血3例(3%)。死亡率29%,恢复良好率26%。中度病残率37%,重度病残率37%。结论小骨窗开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止血可靠、疗效好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3.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肾移植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肾移植患者发生泌尿系肿瘤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2~5倍[1]。我院2001年至今共收治了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上皮癌患者8例,现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鼻咽血管纤维瘤摘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经股动脉行超选择插管造影,采用聚乙烯醇颗粒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全部患者于栓塞后3~7d 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12例均见到明显的肿瘤染色,供血动脉丰富。颌上动脉栓塞12例,同时栓塞咽升动脉8例。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本组资料表明超选择插管造影诊断、栓塞、治疗及栓塞颗粒大小是技术成功的主要条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鼻叫血管纤维瘤摘除术前的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鼻咽血管纤维瘤摘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经股动脉行超选择插管造影,采用聚乙烯醇颗粒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全部患者于栓塞后3-7d手术切除肿瘤。结果12例均见到明显的肿瘤染色,供血动脉丰富。颌上动脉栓塞12例,同时栓塞咽升动脉8例。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本组资料表明超选择插管造影诊断、栓塞、治疗及栓塞颗粒大小是技术成功的主要条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鼻咽血管纤维瘤摘除术前的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急性事件称为“脑心综合征”,中老年多发,比单发脑血管病危险性高,诊治困难。常规检查心电图,对诊治及预后判断很有帮助。1996~1998年,我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有196例发生心电图改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03例,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及第2、3天常规作心电图,发现心电图改变196例,男102例,女94例;年龄31~90岁。其中脑出血110例(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86例,均经CT或核磁扫描确诊。心电图改变情况(见表1),既往心电图或脑血管病好转后心电图证实无慢性心脏疾患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其中有3例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经心肌酶学检查证实为“假性心肌梗死”,经心肌酶学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者4例,其中3例于脑血管病第1天内发生,另1例于脑血管病第7天发生。 1.2 心电图改变特点 在急性发作时心电图改变以冠脉供血不全(ST-T改变)比例最高(76.02%),两者在出血组与缺血组发生率相近;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房颤)、Q-T延长、U波变化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出血组与缺血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房室传导阻滞在出血组低于缺血组(P<0.05)(见表1)。  相似文献   
67.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86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采用常规扫描成像(固定管电流)和Z轴ATCM成像各43例。常规成像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岁。ATCM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岁。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质量,比较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等)、造影剂注射速率、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扫描方法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Z轴ATCM的DLP是常规扫描成像法的0.74倍。结论采用Z轴ATCM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在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昆明市东川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12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每组各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被试的总胆汁酸(TBA)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传统的肝功能酶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水平。结果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血清ALT、AST、ALP、GGT和TBA的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TBA在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中的阳性率明显比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阳性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是反映人体肝细胞损伤的良好指标,在肝病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等方面其灵敏度及特异度比传统的肝功能酶学检测指标更高,比其他检测项目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9.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脊柱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脊柱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栓脊柱病变116例,局麻下操作,经侧方及后外侧进针.结果:116例穿刺活检成功,108例获得病理诊断,占93.1%;8例穿刺未取得或取得的病理组织不足,占6.9%.116例均有手术病理结果,其中110例穿刺结果和手术结果相符,6例不相符,其组织学定性准确率为94.8%.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脊柱病变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70.
1病例报告例1,男,28岁,查体发现左肾占位3d于2008年4月2日入院。泌尿系超声:左肾中上部实性占位,约86mm×76mm。腹部CT:左肾肿块,考虑肾癌,左肾多发囊肿。cT-NM分期T2N0M0,全麻下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左肾集合管癌。术后行免疫治疗,12个月后发现骨转移,调整应用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术后存活30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