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2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29篇 |
中国医学 | 20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重要来源。研究显示,标准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的效率不高,骨髓小粒是造成该法低效的原因。通过组织块法分离骨髓小粒,再结合标准法,可从单份骨髓标本分离获得更多MSC,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本研究探求分离骨髓MSC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收集7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低速离心沉降,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漂浮在液面上层骨髓小粒中的MSC,用直接铺种法培养沉降在底层的MSC。然后对MSC进行免疫表型和分化能力鉴定。结果表明:在7例标本中,有3例骨髓小粒漂浮在液面上层,其余骨髓细胞包括部分小粒沉降在底层;漂浮小粒中的MSC可用改良组织块法获得,沉降在底层的MSC可用直接铺种法获得。分离的MSC传代3次后不表达CD45、CD34,表达CD105、CD73、CD44、CD90、CD49e,能向软骨和脂肪细胞分化。结论:以直接铺种法为主、改良组织块培养法为辅,可简单、高效地分离人骨髓中MSC。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在胚胎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系A10细胞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电流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①在A10细胞 ,低渗溶液激活一外向整流电流 ,该电流在正电位 (≥ 6 0mV)时缓慢失活。其反转电位为 (- 1 5± 3 4 )mV ,接近Cl-平衡电位 (Ecl=0mV)。降低胞外Cl-浓度其反转电位随之变化。高渗溶液可抑制该电流。②DIDS(10 0 μmol·L-1)电压依赖性抑制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电流 ,在 +80mV和 - 80mV的抑制率分别为 5 3 7%± 6 2 %和 2 9 8%± 4 9%。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 (30 μmol·L-1)抑制该电流 ,在 +80mV和 - 80mV对其抑制率分别为6 2 3%± 11 3%和 6 6 9%± 10 5 % ,其抑制作用无电压依赖性。④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sodiumorthovanadate(Na3 VO4,5 0 0 μmol·L-1)增强该电流 ,其作用无电压依赖性 ,在 +80mV和 - 80mV电流幅度分别增加了 4 4 8%±14 5 %和 4 7 1%± 13 6 %。结论 A10细胞上存在有容积调节性氯通道。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参与调节A10细胞容积调节性氯电流的激活 相似文献
44.
1986年10月~1991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15例208个断指进行了再植,术后成活率为93.3%。其中断拇指20例全部再植成活。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8~58岁。切割伤6例,电锯伤3例,挤压伤4例,旋转撕脱伤5例,其它损伤2 相似文献
45.
46.
ASXL1是Trithorax和Polycomb家族的增强子,在维持基因表达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多种髓系肿瘤患者的造血细胞中都发现了ASXL1突变,包括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4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骨髓增殖性肿瘤(10%)和急性髓系白血病(20%)等.ASXL1突变主要以移码突变和无义突变为主.ASXL1突变的广泛性表明它可能在髓系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恶性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ASXL1突变在髓系疾病发生及体内正常造血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对ASXL1的结构与功能特点,ASXL1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和疾病进展的关系,ASXL1突变与其它基因突变的关系,及敲除或沉默ASXL1的体内外模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7.
降低细胞膜角蛋白8和乳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逆转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膜角蛋白8(CK8)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t protein,BCRP)作为多靶点治疗逆转耐药的可行性。方法共转染特异的CK8-siRNAs和BCRP-siRNAs至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MCF-7/MX,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NAs对CK8和BCRP蛋白表达的抑制,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表面CK8表达量的变化,并用Sulforhodamine B的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多种化疗药敏感性的变化。结果MCF-7/MX细胞导入CK8-siRNAs和BCRP-siRNAs后,CK8和BCR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细胞表面CK8染色也明显降低,同时对米托蒽醌等化疗药的敏感性明显提高,耐药表型明显逆转。结论CK8和BCRP在MCF-7/MX耐药细胞中共同高表达且在乳腺癌多药耐药表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共同抑制CK8和BCRP的表达可以有效逆转乳腺癌的多药耐药,为治疗肿瘤多药耐药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胃结肠癌根治术行留置导尿病人的膀胱训练方法,以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将80例留置导尿的胃结肠癌根治术病人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化放尿,对照组采用常规定时放尿,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采用个体化放尿可明显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放尿可大大减少胃结肠癌根治术行留置导尿的病人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50.
制备一种新型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通过调节胃内pH提高蒜酶的稳定性,达到提高大蒜辣素转化率的目的。首先制备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并以人工胃液为介质小杯法考察大蒜辣素转化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研究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在大鼠体内的降血脂作用。溶出度试验表明,在人工胃液中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大蒜辣素转化率超过90%。药效学研究表明,与无控酸微丸相比,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对高脂血症大鼠显示出预期的降血脂作用,两个试验组之间的血脂水平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