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8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5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我科自1995年2月起,首次采用我科与我院核医学科、四川绵阳核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博莱霉素标记同位素186铼,心包腔注射治疗肺鳞癌心包转移并大量心包积液2例,疗效满意,分别随访6月,10月,心包积液无复发。现将典型病例(例1)报告如下:男,44岁。因咳嗽、右胸痛8月,活动后心慌.气促4月,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半月入院。X线胸片:右肺门阴影,右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心动图示大量心包积液。经纤支镜、胸穿、心包穿刺确诊为右肺中叶周围型鳞癌并右胸膜、心包转移。先后经反复心包穿刺10次,共抽出血性心包积液3035ml,心包腔内注射丝…  相似文献   
12.
纵隔巨大神经鞘瘤1例邱勤①周向东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重庆市630038)巨大神经鞘瘤临床比较罕见,我科于1997年6月29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7岁。于1年前患者干重活时感心慌、气紧,1个月前走平路均感心慌、呼吸困难、右侧胸痛。...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与肺炎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反应是机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一些急、慢性肺部疾病均与炎症反应有关。较多的研究多集中在中性粒细胞(PMN)及其蛋白酶与炎性损伤的关系上,而有关活性氧(reacfive oxygen species,ROS)与肺炎性损伤的关系报道相对较少。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是肺急、慢性炎症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可能通过使用抗氧化剂控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肺组织炎性损伤和抗炎性损伤因素的平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支气管肺组织炎性损伤和抗炎性损伤因素的平衡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支气管肺组织炎性损伤因素主要涉及氧化物系列、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而抗炎性损伤因素包括抗氧化物系列、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如α1抗胰蛋白酶(α1-AT)、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和Elafin.正常生理情况下,炎性损伤和抗炎性损伤两大因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在支气管肺组织慢性炎性疾病时,该平衡受到破坏,促进疾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气道局部治疗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干预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常用局部治疗性药物对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作用的机制和特点。方法用超声雾化吸入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分别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budesonide)、胆碱M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铵以及两者配伍联用进行干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斑点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黏蛋白(MUC)的含量和MUC5ACmRNA表达水平。结果NE能显著增加气道MUC和MUC5ACmRNA的表达(P<0.01);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均可降低MUC和MUC5ACmRNA的表达(P<0.05),两者联用可增强抑制黏蛋白的效应(P<0.01)。结论NE是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生的重要因素;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可抑制MUC基因及转录水平的表达,且两者联用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健康指导在稳定期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26例COPD患者,所取病例分为对照组(63例)、指导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指导组予以健康指导加常规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急性加重频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指导组。结论在稳定期COPD的治疗中予以积极健康指导,可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率及并发症发生,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人肺新型抗蛋白酶性保护因子elafin基因cDNA,构建该基因的真核高效表达载体。方法抽提人肺总RNA进行RT-PCR法扩增,产物由pUCm-T载体装载、DNA测序确定后,用双酶切将Elafin cDNA定向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转化于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结果经RT-PCR获得400b的产物,经DNA测序,确定所扩增片段为人elafin基因cDNA,进而成功筛选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elafin。结论成功构建人elafin基因cDN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Th2细胞分泌的多效能细胞因子,可刺激B细胞的增殖和IgE的合成.气道杯状细胞增生所致的黏液是哮喘的主要症状之一,黏液高分泌是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下降加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重症哮喘的主要死因.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9和IL-13在肺部的表达与哮喘的病理生理有密切联系,其中,IL-13被认为是目前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可能引起气道炎症、黏液过度分泌、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MUC)基因MUC5AC高表达等多种改变.近来发现其引起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其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重症化的预测和预后意义。 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4月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356例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其与COVID-19重症化、预后的关联。 结果356例患者入院时,普通型200例,重型118例,危重38型例。出院时,普通型190例,重型107例,危重型59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越长、D二聚体越高(D-dimer, DD)D-二聚体越高(D-dimer, D-dimer)、血小板计数越低,诊断为重型和危重型的概率越高(P<0.05)。年龄显著影响重症化(P<0.05,OR=1.054),年龄每增加1,重症化概率提升0.054倍。PT能显著影响重症化(P<0.05,OR=1.245),PT每提升1,重症化概率提升0.245倍。 结论高龄、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PT延长、D二聚体升高,是COVID-19患者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和预测、预后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综合征是以睡眠时反复出现上气道塌陷,引起进行性低氧、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为特征。当患者清醒时,咽喉部肌肉收缩,上气道畅通,气流恢复正常。成人中OSA的发生率约为1%~3%。一些研究发现,不论OSA患者日间血压是否升高,睡眠时可反复出现阵发性血压升高。本文综述OSA与血压变化的关系,OSA引起血压改变的机理以及与OSA相关改变的后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