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55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门诊纳入115例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养血化斑汤治疗,对照组37例给予消银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及中医症状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VEGF的水平。结果:养血化斑汤和消银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PASI评分和中医症状(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但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血清TNF-α和VEGF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P0.01),养血化斑汤治疗后显著下降,其中TNF-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P0.05)。结论:养血化斑汤对改善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PASI评分和中医症状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拮抗TNF-α和VEGF从而抑制炎症及血管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2.
周冬梅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88-389
目的:探讨脑膜瘤γ刀术后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术后护理。方法:对一例脑膜瘤γ术后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及时有效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监护,及时识别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配以熟练的抢救措施,以不变应万变,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3.
钟敏 《现代医院》2012,12(9):138-141
电子病历档案作为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新手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电子病历档案的信息安全是其得到有效利用的前提,因此,确保电子病历档案的信息安全是发挥其作用的保障。从电子病历档案保管环境的安全风险入手,对电子病历档案载体安全与信息安全风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PEJ)在高龄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PEJ的高龄病人,年龄为75~97(83.1±6.9)岁.观察病人术前1d与术后3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病人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共4例.术后3个月病人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较术前1d显著增高,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对高龄病人行PEJ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2例(51眼),分为治疗组(21例26眼)与对照组(21例25眼)。治疗组采用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两组视力、眼压、滤过泡情况及并发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至随访12个月时眼压为(14.46±1.92)mmHg(1kPa=7.5mmHg)。对照组手术后眼压亦明显下降,至随访12个月时眼压为(19.27±1.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所占比例为88.5%,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6眼中7眼出现浅前房,对照组仅3眼术后出现浅前房。治疗组Ⅰ级前房积血3眼,对照组Ⅰ级前房积血3眼,术后3~5d可完全吸收。治疗组5眼出现低眼压,对照组3眼出现低眼压,术后8d内眼压缓慢回升。结论层间巩膜瓣切除联合小梁巩膜条转移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安全,远期降眼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伴有先天性眼球震颤的近视的疗效.方法 对14例(28眼)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施行LASIK治疗,等效球镜度数在-5.00~-12.00 D之间,排除角膜炎症,圆锥角膜等眼科疾病.眼球震颤类型:14例均为水平冲动型眼球震颤,眼震值4~~8 mm,震颤频率2~3次/s,其中轻度代偿头位10例,明显代偿头位4例.结果 术后眼球震颤幅度较术前变小,眼震值3~6 mm,震动频率1~2次/s;术后的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的平均屈光度为(-5.21±0.48)D,术后1年为(-0.32±0.25)D.结论 LASIK治疗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 HIV /AIDS 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探讨自身免疫在 HIV /AIDS 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并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等15种抗体的 HIV /AIDS 患者19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2012年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HIV/AIDS 患者血清 ANA ;欧蒙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T 淋巴细胞。比较两组间自身抗体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27.8%,以 Ro-52阳性检出率最高,ANA 和 Ro-5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D4+ T 淋巴细胞低于200个/μL 的 HIV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7.1%,与高于200个/μL 的 HIV 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V 感染能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使患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与 CD4+ T 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监测 HIV 患者自身抗体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法和蛋白芯片法3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在耐多药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检验科2012年2月1日至9月30日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清标本共106例,并同时采用3种方法检测结核抗体,统计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3种方法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胶体金法、蛋白芯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种方法Kappa系数最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蛋白芯片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蛋白芯片法中脂阿拉伯甘露糖抗体和抗结核38KDa抗体阳性组合模式最常见。结论结核金标法和蛋白芯片法联合检测血清中结核抗体对耐多药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调查护生实习前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即将进入实习的中职和高职学生共26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82.56±8.87)分,其中共同参与得分率最低,验证感受和传递信息次之,敏锐倾听得分率最高。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总分为(2.37±0.49)分。影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与老师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是否为学生干部、与患者的关系和报考意愿5项,可解释临床沟通能力总变异量的20.7%。结论护生实习前临床沟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开展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课程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增进护生与老师的关系、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鼓励其参加学生管理工作、增加护生与患者交流机会、培养其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可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0.
程晓雪  钟敏 《中原医刊》2014,(24):95-9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超声心动图筛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证新生儿36例,术中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定位和释放封堵器监视,实时观察封堵疗效,并在术后进行定期复查。结果筛查例数总计473例,共检出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证患儿36例,检出率为7.61%;1例因房间隔缺损残端较薄不能支撑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其余35例均成功进行封堵,封堵成功率为97.22%;封堵术均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进行,其中28例术中超声心动图提示即刻过隔血流束消失,另有7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儿均无明显残余分流、无封堵移位情况、无血栓形成,右心室有不同程度缩小。对比患儿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功能参数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筛查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无创性、操作方便简单等诸多优点,同时能够在术中指导封堵器的定位和释放,可评估疗效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